出门见明月
出门见明月,入门思故人。
故人如此月,一见一回新。
明月相见多,故人相见少。
问尔何因缘,长似此月好。
故人在何处,南北东西路。
明月在咫尺,夜夜庭前树。
明月莫亏缺,故人莫离别。
愿月如故人,故人亦如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出家门看到明亮的月光,进门来怀念旧日的友人。
老友就像那明月,每回见到都令人感觉如初。
光明的月亮常常见到,而老友却很难相聚。
我问你为何原因,你总是像这月亮一般美好。
老朋友啊你在哪里呢,我们各自奔走四方。
明亮的月亮就在眼前,每晚都在庭院前的树上闪耀。
希望月亮永远不缺,老友永不分离。
祈愿月亮如同老友,老友也如月亮一般长久永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出门见明月:出门,指离家在外;明月,明亮的月亮。这句意思是,离家外出时常能见到明亮的月亮。
2. 入门思故人:入门,回到家中;故人,旧时的朋友。这句意思是,回到家中便会思念起过去的亲朋好友。
3. 故人如此月:故人,这里指旧时的朋友;如此月,像这样的月亮。这句意思是,过去的朋友就像这样的月亮一样难得相见。
4. 一见一回新:意思是一旦见面就会觉得对方变得焕然一新。
5. 明月相见多:指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明亮的月亮。
6. 故人相见少:与过去的朋友很难得见面。
7. 问尔何因缘:尔,你;何因缘,为何会这样。这句是疑问句,意问你为什么会这样。
8. 长似此月好:意思是希望你和月亮一样美好。
9. 故人在何处:故人在哪里。
10. 南北东西路:指分别位于不同方向的道路。
11.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如同在眼前一般。
12. 莫亏缺:不要有缺陷或不足。
13. 愿月如故人:希望月亮像老朋友一样长久陪伴。
去完善
赏析
《出门见明月》是一首描绘友情的诗词,通过对明月和故人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出门见明月,入门思故人”两句,点明了主题。明月照亮了夜晚,就如同朋友的陪伴给人温暖;而进门后的孤独,又让人想起远方的友人。
“故人如此月,一见一回新”,用明月的变化比喻与朋友的每次相聚都是新的开始。这种比喻富有诗意,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抒发了对友情的感慨:“明月相见多,故人相见少”,感叹的是生活中的现实;而“问尔何因缘,长似此月好”则表达了对朋友间的缘分与美好的渴望。
之后,诗人开始设想故人所在的遥远之地,“故人在何处,南北东西路”暗示出两人的分离。然而,尽管他们相隔千里,但月亮仍然近在咫尺,照耀着每一个地方。这也象征着即使分离,友情也能像明月一样永恒不变。
最后两句是诗人真诚的愿望:“愿月如故人,故人亦如月。”希望友情如同明月般长久,永远伴随左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依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门见明月》是南宋诗人吕本中的名篇,创作于公元1136年。在这一年里,吕本中作为南宋的官员和文人,亲身经历了金兵入侵、国土沦丧的悲惨现实。他深感国家危亡,百姓疾苦,因此诗词风格呈现出深沉、沉郁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社会使命感。
这首《出门见明月》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出门见明月”为题,抒发了作者触景生情的心情。当时,虽然战乱频仍,但他对和平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旧强烈。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景,借明月寄托情感,表现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