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
不恨残花妥。不恨残春破。只恨流光,一年一度,又催新火。纵青天白日系长绳,也留春得么。
花院重教锁。春事从教过。烧_园林,尝梅台榭,有何不可。已安排、珍簟小胡床,待日长闲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会去讨厌零落的鲜花和逝去的春天。只惋惜时光匆匆,每年都催促着新的季节更替。即使苍天有长长的线系住春天的脚步,也无法让它停留。
把春日的花院重新锁上,让春天的时光自然地度过。燃烧一片园林,品尝各种花卉的味道,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已经准备好了舒适的小床和精美的凉席,等待着悠长夏日里的闲暇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妥:凋落。
2. 残春:春天的尾声,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3. 流光:时光匆匆流逝。
4. 新火:古代清明节前二天,将炉膛内无烟的炭火烧得通红,称为“改火”或“新火”。这里暗指时令变化。
5. “纵青天白日系长绳,也留春得么?”:即便用长绳子把天空拴住,也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这是比喻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
6. 花院:种植花卉的院子。
7. 重教锁:重新锁上。
8. 春事:春天的景物。
9. “尝梅台榭,有何不可?”:在品尝梅子的亭台水榭间,享受美好时光。
10. 珍簟:精美的竹席。
11. 小胡床:一种轻便的折叠式椅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小桃红》描绘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首句“不恨残花妥”和“不恨残春破”,点明了春天即将结束的事实。而“只恨流光,一年一度,又催新火”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提到即使使用长绳也无法挽留春天,暗示了对春天的深深不舍。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提出“花院重教锁。春事从教过”,虽然春天即将离去,但我们可以通过锁住花园来留住春天的美好。紧接着“烧_园林,尝梅台榭,有何不可”,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即使春天离去,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它。
最后两句“已安排、珍簟小胡床,待日长闲坐”,预示着诗人将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一种平静的心态,等待着夏天的到来。
整首词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逝去的哀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桃红》是南宋词人程垓的一首婉约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64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局势动荡不安。
程垓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后来成为一位知名的文人。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他的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小桃红》中,程垓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与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所经历的曲折人生息息相关。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代的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