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苹洲
风流人物两相逢,白傅高文纪汉公。
三圃五亭装郡景,千花万卉媚春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位风流倜傥的人物在此相逢,由白傅的高雅文章来记录这位汉公的事迹。在三个花园和五个亭子中,装点着整个郡的风景;成千上万的花儿和花卉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令人陶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苹洲:指的是白陵江中的小洲,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景物。
2. 徐仲谋:古代文人,具体生平事迹不详。
3. 风流人物:指有才华、品行高尚的人。
4. 白傅:白居易的尊称,他曾任太子少傅,故称白傅。
5. 高文:优美的文章。
6. 纪汉公:记录汉朝的人物,这里可能是指司马迁的《史记》。
7. 三圃五亭:形容景色优美的地方。
8. 装郡景:装点郡县的风光。
9. 千花万卉:各种各样的花草。
10. 媚春风:迎着春风盛开,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去完善
赏析
《白苹洲》徐仲谋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美丽的白苹洲上,两位风流才子相遇的场景。诗人用“白傅”(白居易)和“高文”(汉公)来形容他们的才情与品格,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赞美。同时,诗中的“三圃五亭装郡景,千花万卉媚春风”展现了白苹洲的美丽风光,以繁花、绿草、和风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苹洲》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徐仲谋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世纪左右,也就是南宋初年。在这个时期,宋室南渡,中原沦陷,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徐仲谋作为一位出身贫寒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他曾因为战乱而四处奔波,历经磨难,这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的皇帝们无法抵挡金人的侵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也激发了文人士大夫们的爱国情怀,他们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力量,为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徐仲谋创作了《白苹洲》这首诗歌。诗中通过对白苹洲的美好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即无论时局如何艰难,他们都将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