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

标题包含
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余,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再次到了冬天的十一月,正值新年交替之际。当你离开驱土牛的时刻之后,我遵守天子的命令,为你欢呼和鼓舞。我的手臂犹如原装的橐籥,一直可以完成百姓的托付,和他们共度岁月的更迭,不负他们的期望。百姓们都痴迷地盼望你,不仅是因为你的存在,更是希望你在傍晚的时候能驾着马车提前来到,以宽慰他们的心情。你作为高级的官员,就像在波涛中沐浴的水鸟,跋山涉水而来,为了喂养那些等待着你的雏鸟。西山那边的情况,到底是否下雨,我也不确定,但你却能够洞察一切,如同那吞吐江湖的两眼。庐山的老者,他那像霜一样的胡须,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就像那个创造了万物的炉子。我们这两个老人,怎么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疏远呢?我们都知道手中的粮食不能随意浪费,我们要共同创造出一幅凤凰齐鸣的美丽画卷。
去完善
释义
1. 隆兴:南宋行政区划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附近。 2. 天子律:古代一种法令,这里指国家法律。 3. 开府:古代高级官员设立官署。 4. 汝离前驱土牛后:描述的是春耕的情景,"土牛"是古代春耕时制作的耕牛形象。 5. 吹嘘:吹气,这里指的是大臣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意思。 6. 臂端橐籥:形容手臂像风箱一样可以伸缩,这里用来比喻有能力的人。 7. 无负租:没有欠收的田租,形容农业丰收。 8. 高牙大纛:高大的军旗,这里代指军队。 9. 浴凫:在水中游动的鸭子,这里比喻军队在湖水中行进。 10. 西山莫雨:指西山的云彩遮住了雨水,暗示可能有雨。 11. 庐山老子:指庐山的景色,这里用"老子"来形容庐山的雄伟壮观。 12. 霜髯须:形容胡须像霜一样白,这里用来描绘老人的白发。 13. 世界阔造物炉:形容世界的广阔就像造物主的熔炉,这里用来赞美自然界的壮丽。 14. 二凤鸣韶图:形容两位贤能之人共同辅佐皇帝,共创美好世界。
去完善
赏析
《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是宋代诗人释宝昙写给汪仲嘉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公归、治民等方面的赞颂和期望。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汪仲嘉的形象和气质。这首诗歌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 首联“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冬日、岁除之时,正是汪仲嘉离任回京之际。这里的“开府”一词,暗含了诗人对公归的期盼。 颔联“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以土牛和天子律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公归的喜悦和对汪仲嘉治绩的肯定。这里的“吹嘘”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汪仲嘉在治理隆兴时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果。 颈联“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以臂端橐籥(一种古代的鼓风设备)的自如运作,比喻汪仲嘉为民谋福祉的能力。诗人强调汪仲嘉执政期间,民众年年丰收,不负众望。 尾联“民痴望公不愿余,愿公夕马先朝车”,表达了民众对公归的期待。他们希望汪仲嘉能够早日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这里“夕马先朝车”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民众对公归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汪仲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公归的热情和期待,以及对汪仲嘉治绩的赞美。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本诗名为《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由南宋诗人释宝昙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 在这一年里,作者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但边患问题严重,边境地区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当时的统治者试图通过求和政策来缓解国内外的压力,因此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对于诗人个人而言,他在这一年当中,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雅士,丰富了生活阅历。他写作此诗时正在杭州,送别即将上任的汪仲嘉,对这位即将离开的朋友表示深深的祝福和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