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送郡守美任)
万里西风,吹送到、五云鸾纸。□催促、文章太守,入朝花底。清节高横秋一片,仁风散作春千里。漾恩波、溶泳锦江中,深如水。
难卧辙,留行李。但侧听,星辰履。看麒麟案侧,即催荣侍。红药香中翻诏草,紫薇影畔裁诗绮。更宸旒、已自覆公名,金瓯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广袤的秋风中,吹拂而来的,是那锦绣五色的纸张。这预示着有才华的人,要进入朝廷的殿堂。他的清廉如秋天的树叶般鲜明,他的仁德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着万物。他的善良如水的深邃。他不能安心地坐在马车上,而是选择留下来。静静地听着星星和月亮的脚步声,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看到那份象征着荣誉的诏书。而那份诏书,就像一朵绽放的红花,紫微的影子在它的旁边跳跃。因为,他已经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为了国家的一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满江红:词牌名。
2. 送郡守美任:祝愿新任郡守一路顺风。
3. 五云鸾纸:指皇帝诏书。
4. 催促:敦促郡守迅速赴任。
5. 文章太守:有文采的郡守。
6. 入朝花底:在朝廷中发挥作用。
7. 清节高横秋一片:指郡守的高尚品质犹如秋天的正气。
8. 仁风散作春千里:比喻郡守的好政策惠及百姓。
9. 漾恩波:形容皇帝的恩情如同江水。
10. 锦江中:成都市境内的一条河流。
11. 难卧辙,留行李:形容不愿离别的情景。
12. 但侧听,星辰履:期待听到郡守的功绩。
13. 麒麟案侧:皇宫内的文事机构。
14. 催荣侍:催促郡守尽快回到朝廷担任显职。
15. 红药香中翻诏草:形容在郡守治理下百姓生活美好。
16. 紫薇影畔裁诗绮:赞美郡守的诗才。
17. 宸旒:皇帝的头饰,借指皇帝。
18. 金瓯里:国家政权的核心位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题“送郡守美任”,是在送别地方长官时所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和为官从政的雄图大志。全词分为上下两片。
上片通过优美的画面来表达祝愿:以“万里西风”开篇,不仅表达了别离之意,还描绘出一幅辽阔的场景,使人心生感慨。随后用“五云鸾纸”作为象征,希望这位郡守能够在新的官场上大展才华,实现抱负。同时,作者借“催促文章太守,入朝花底”来表达期待,寓意新任官员应当以出色的政绩赢得人们的赞誉。接下来两句“清节高横秋一片,仁风散作春千里”描绘出理想的从政形象,既强调清廉正直的品质,又主张仁爱和民心相通。最后,以“漾恩波、溶泳锦江中,深如水”收尾,意味着地方长官的善政如同温润的水流,滋润万物,深入人心。
下片继续表达对新任郡守的美好祝福:以“难卧辙,留行李”表达了别离之情,紧接着用“但侧听,星辰履”表示对新任官员的关注和支持。接着,“看麒麟案侧,即催荣侍”表达了对新任官员的美好期待,寓意他将在官场上步步高升。最后,以“红药香中翻诏草,紫薇影畔裁诗绮”表达了作者的祝愿,祝愿新任官员在美好的环境下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同时展示出其才情横溢的风采。最后一句“更宸旒、已自覆公名,金瓯里”则表达作者相信新任官员的名声会传遍天下,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送郡守美任)》是南宋诗人姚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年-1264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仍有内外忧患,如蒙古势力的侵扰等。
姚勉此时正处在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在此时考中进士,走上了仕途。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使得他对国家的治理有着深切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在这首词中,姚勉以“郡守美任”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友谊。此外,词中还描绘了他在送别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与友人间的共同理想,即为国家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词在创作背景上,既体现了姚勉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又反映了南宋中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