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海边寺
潮头欲上风先至,海面初明日近来。
怪得寺南多语笑,蜑船争送早鱼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潮水即将上涨,风儿早已悄悄来临;太阳刚刚升起在东方,明丽的霞光映入眼帘。难怪寺南边欢声笑语不断,渔民们正忙着驾着蜑船运送丰收的早鱼而归。
去完善
释义
1. 宿:过夜,住宿。这里指在寺庙内过夜。
2. 海边寺:海边的寺庙,位于潮州。
3. 潮头:浪潮的前端,即潮水的最高点。
4. 上:上涨,涌来。
5. 风先至:风吹来的意思。
6. 日初明:太阳刚刚升起。
7. 怪得:奇怪的是。
8. 南:南方。
9. 语笑:说话声和笑声。
10. 蜑船:一种捕鱼的船只。
11. 争送:争相运送。
去完善
赏析
《宿海边寺》是宋朝著名诗人蔡襄的一首描绘海边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描写潮头、风向、海面、日出的自然景象,以及寺南的语笑和蜑船送鱼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海边的日出画面,表现了渔民劳作的忙碌和生活的喜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形象描绘,表达了其对海边生活的热爱和对渔民辛勤劳动的赞美。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诗人蔡襄乘舟北归之际,来到了天津境内的海边寺停泊过夜。这里正是唐宋时期中原去往辽东的交通要塞,临海傍河,风景秀丽。看着渔舟唱晚,烟波浩渺,诗人不禁陷入沉思。
此时的蔡襄虽已年逾古稀,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了曲折和传奇。他曾是北宋的官员,因直言敢谏,疏财仗义而受人敬仰。但因朝政更迭,蔡襄一度被贬谪出京。后来他的忠诚和才华得到了赏识,晚年又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御史大夫等职。可以说,蔡襄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
回首当年,他与朋友结伴出游,饮酒赋诗,心情愉快。而今重返故地,寺院的钟声、海上的涛声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在这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官场上辛勤耕耘的过往,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这首《宿海边寺》:“渔灯两三星,潮头渐平。夜深船泊处,海雨洒空晴。晓色连沙静,飞泉挂壁鸣。飘零千里客,未惯子长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