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蚕舍

标题包含
蚕舍
每到蚕时候,村村多闭门。 往来断亲党,啼叫禁儿孙。 不惜兼旬力,将图终岁温。 殷勤马明祝,灯火谨朝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当养蚕时节来临,村子里的人们纷纷闭门不出。 亲朋好友之间的往来中断,连孩子们也被禁止啼哭。 养蚕人们不怕耗费数十天的努力,只为图谋整年温暖的生活来源。 他们心怀感激地向马头娘祈祷,时刻保持家中灯火不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蚕舍:种植桑树、养蚕的房屋。这里指代农村养蚕人家。 2. 蚕时候:即养蚕的时节,一般在春季。 3. 闭门:关闭家门,意指农忙时期人们都忙着养蚕,鲜少出门。 4. 断亲党:断绝亲戚间的交往。 5. 啼叫禁儿孙:禁止孩子们哭泣吵闹。 6. 不惜兼旬力:为了养蚕,即使花上数十天的时间也心甘情愿。 7. 终岁温:指整年都能享受到蚕茧带来的温暖与收益。 8. 马明祝:马明,字祝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儿子。这里用马明的名字作为祝颂词,表达了诗人对养蚕人的祝福。 9. 灯火谨朝昏:在养蚕期间,要注意早晚的灯光照耀,以利于蚕的生长发育。
去完善
赏析
《蚕舍》是南宋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描绘蚕农辛勤劳作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蚕农在蚕忙时节的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他们为了生活而辛勤耕耘的精神风貌。 首联“每到蚕时候,村村多闭门”,开篇点题,点明了蚕忙季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都在为蚕桑忙碌,大门紧闭,以示隔绝外界纷扰。 颔联“往来断亲党,啼叫禁儿孙”,进一步描绘了蚕农们在这段时间里与家人和亲友断绝往来,连儿孙们都不得大声喧哗,以保持蚕室的宁静。这两句揭示了蚕农们在繁忙时期的高度专注和敬业精神。 颈联“不惜兼旬力,将图终岁温”,表明蚕农们为了过上温饱的生活,宁愿付出长达数日的辛劳,期待一年的温暖生活。此联体现了蚕农们对生活美满的热切期盼和对劳动价值的深刻理解。 尾联“殷勤马明祝,灯火谨朝昏”,最后两句通过描写蚕农们在清晨和黄昏时对神明虔诚的祈祷,以及昼夜不分地照看灯火,表现出了蚕农们严谨、敬业的品质,以及面对艰辛生活的坚韧与乐观。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作者通过对蚕农辛勤劳作的细腻描绘,展示出他们的勤劳、朴实和热爱生活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蚕舍》是南宋诗人赵汝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蚕桑事业的关切之情,表达了对农家辛勤劳作的同情和赞扬。 赵汝鐩生活于南宋末年,这一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外患内忧交织。他在诗中的关怀和同情,反映了当时民众生活的艰辛和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汝鐩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诗人,通过描绘蚕农的辛勤劳作,表达了他对社会底层百姓的关切。这种关切源于他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