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黯淡

标题包含
黯淡
黯淡四山暮,凄凉千里秋。 功名常叹老,衰病岂禁愁。 孤鴈影谁伴,乱蛩吟不休。 一身天外客,云尽是乡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暗淡的四周暮色渐浓,凄凉的千里之外秋色已深。 感叹功名利禄易让人苍老,疾病缠身又如何能抵挡得住忧愁? 孤雁的身影有谁相伴,纷乱的蟋蟀叫声永无休止。 我在这尘世之外像是一个过客,漂泊不定,无处安放的灵魂,那翻滚的云彩背后是否有着我的故乡?
去完善
释义
1. 黯淡:指阴沉无光的天空。这里用来形容环境氛围的低落。 2. 四山:四周的山峦。 3. 暮:日落时分。 4. 凄凉:悲伤难过的心情。 5. 千里秋:秋天的景象,距离远,范围广。 6. 功名:古代指科举考试及第或建功立业,这里可理解为世俗的成功与荣誉。 7. 叹老:因年纪增长而感叹时间流逝。 8. 衰病:衰老生病之身。 9. 禁:承受,忍受。 10. 孤雁:离群的雁,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孤独的心境。 11. 影谁伴:没有谁能陪伴在侧。 12. 乱蛩:混乱嘈杂的蟋蟀声。 13. 吟不休:不停地鸣叫。 14. 一身:独自一人。 15. 天外客: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人。 16. 云尽:云雾消散之处,比喻遥远的他乡。 17. 乡州:故乡所在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黯淡》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抒怀诗。诗歌以自然景象为开篇,描绘了秋天黄昏时的萧瑟氛围。接下来,作者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在功名利禄面前的无奈和面对衰老、病痛的忧愁。同时,也强调了自身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向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凝练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黯淡》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赵汝鐩之手,创作于公元1241年左右。 在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国家内忧外患不断,赵汝鐩作为一名官员,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曾历任江西制置使、京西湖北安抚使等职,亲身经历了南宋政治腐败、军事失利等社会问题。 在当时,金朝已经攻占了北宋的半壁江山,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民众进行了严苛的赋税征收和兵役制度。这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与此同时,北方的金朝也屡屡南侵,使得南宋疆土不断丧失。在此背景下,赵汝鐩写下了这首《黯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