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除夕禁直书事

标题包含
除夕禁直书事
夜色浮宫殿,星河耿不昏。御香飘十里,银烛照千门。只觉天颜近,俄承诏语温。遍书春帖子,知是沐殊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空中的光线洒在宫殿上,繁星闪烁,犹如银河一般明亮。浓郁的香气弥漫了十里地,银色的蜡烛照亮了上千扇门。可以感受到皇帝的面容就近在咫尺,不一会儿就接到了来自皇帝的温和圣旨。仔细阅读春帖的内容,这才知道是沐浴到了特殊的皇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除夕:农历每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2. 禁直:在皇宫中值夜守护。 3. 书事:写关于这件事的文字。 4. 夜色浮宫殿:夜色中漂浮的宫殿,形容宫殿在夜幕下的景象。 5. 星河:天上的星星和银河。 6. 耿不昏:明亮而不昏暗。 7. 御香:皇帝使用的香料。 8. 银烛:银色的蜡烛,这里指华丽的烛火。 9. 天颜:天子的容颜,这里指皇帝。 10. 俄:突然之间。 11. 诏语:皇帝的诏令。 12. 温:温和。 13. 春帖子:旧时春节期间书写吉祥语句张贴于门户上的一种装饰物。 14. 沐:受到。 15. 殊恩:特殊的恩典。
去完善
赏析
《除夕禁直书事》描绘了宫廷除夕夜的场景,星辰闪烁,光辉熠熠。御香飘飘十里,银烛照亮千门万户。在诗人眼中,天子似乎近在咫尺,而天子的诏令如沐春风。这一首诗展现了皇家的庄重气氛和诗人的尊荣之感,以及他对于天子圣恩的感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夕禁直书事》是明代诗人徐霖的一首描绘除夕夜宫廷生活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在这个时期,徐霖担任翰林院待诏的职务,时常在皇宫中工作。由于他的才华横溢,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徐霖并未因此沉沦于荣华富贵之中,反而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兴亡。 当时正值明朝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内外局势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徐霖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写下了这首反映宫廷生活、表达对百姓苦难深切同情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他描述了除夕夜宫廷中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揭示了皇室奢侈浪费的社会现象。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徐霖呼吁人们要关心民生,关注国家的命运,共同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除夕禁直书事》反映了徐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在他的笔下,宫廷生活和民间疾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