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三十八首 其七

标题包含
偈颂三十八首 其七
不曾生,不曾死,洞里桃花红照水。 可怜开眼被渠瞒,人间天上风波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如净,俗名李如净,字无垢,号憨山,明朝时期著名高僧。他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释如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然而,他对世俗功名并无兴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不曾生":指人本来没有生死之分别,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 2. "不曾死":与“不曾生”相对,强调生命状态的无始无终。 3. "洞里桃花红照水":描述了桃花盛开的美景,其中"洞里"可以理解为桃花源、洞天福地等隐喻。 4. "可怜开眼被渠瞒":意味着看到美景却被欺骗,感到悲伤无奈。 5. "人间天上风波起":表示人间和天上都充满了纷扰和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宋朝僧人释如净所作的偈颂之一,以其深远的禅宗哲理和独特的意象表达著称。诗中传达的禅理认为,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极端,它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识到生命无常,超脱生死,保持内心的平静。诗人以“洞里桃花红照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暗示生命的美好之处。然而“可怜开眼被渠瞒”又表现出世人往往为世俗所困,看不透生死的真相,以至于陷入“人间天上风波起”的痛苦轮回。这首诗以其凝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提醒人们应当超越生死,追求精神的解脱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三十八首 其七》是宋朝诗人释如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0年前后,正值宋高宗赵构在位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宋代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佛教文化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释如净是南宋的一位著名的诗僧,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云游四方,寻师访道,最后在五祖山参禅得道。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弘扬佛法,他的诗歌充满了禅宗的智慧和哲理。在这首诗中,释如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禅宗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