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望
鸥鹭归烟渚,秋江挟晚晴。
老渔闲舣艇,坐待月华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鸥鹭归隐于烟雾弥漫的水中小洲,秋水共长天在傍晚时分显得分外晴朗。年老的渔夫悠然地泊着小船,静静地等待着月亮升起。
去完善
释义
1. 鸥鹭:水鸟,善于飞行。
2. 烟渚:烟雾弥漫的洲渚。
3. 秋江:秋天的江河。
4. 挟:带有,伴随着。
5. 晚晴:傍晚的晴天。
6. 老渔:年老的渔夫。
7. 闲舣艇:悠闲地停泊船只。
8. 月华:月光,这里指月亮升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晚望》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水上画卷。首句“鸥鹭归烟渚”以鸥鹭回巢这一生动场景,展示了夕阳西下时大自然的活力与生机。第二句“秋江挟晚晴”中的“晚晴”点明了诗的主题,同时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壮美。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老渔闲舣艇,坐待月华生”的画面,凸显了渔民的悠闲生活以及对美好夜晚的期待。整首诗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望》是宋代著名诗人宋度宗的一首描绘暮色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年,即公元1264年至1274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灭亡的前夕,社会动荡不安。
宋度宗身为皇帝,却深受权臣贾似道压制,无法施展政治抱负。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试图恢复国家的繁荣,然而现实却是沉重的,战争频繁,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度宗创作了这首《晚望》,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描绘的暮色景象,既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国家命运的隐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在战乱和困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担忧。而宋度宗作为皇帝,更是感同身受,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感到无奈和无助,只能将这份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以抒发心中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