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春
珠帘翠幕千门晓,丽日和风万国春。
乍雨乍晴虽莫测,无非天地发生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珠帘翠幕千门晓,丽日和风万国春。
——现代白话文:早晨阳光透过珠帘翠幕照耀千家万户,阳光明媚和风轻拂时各国都呈现出春天般的美好景象。
乍雨乍晴虽莫测,无非天地发生仁。
——现代白话文:天气变化无常忽晴忽雨难以捉摸,但这无非是天地间展现出的博大仁爱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宋度宗:南宋第五位皇帝赵禥的谥号。在位期间,喜好诗词书画,留有较多作品。
2. 珠帘翠幕:用珍珠串成的门帘和绿色的帷幕,形容宫廷中的繁华景象。
3. 千门:宫殿众多的大门,象征皇帝的威严。
4. 丽日:明媚的阳光。
5. 和风:微风,温和的风。
6. 万国春:指全国各地都呈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7. 乍雨乍晴:时而下雨,时而晴朗的天气现象。
8. 无非:不外乎。
9. 天地发生仁:比喻自然界孕育生命,体现了天地间的仁爱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赏春》是南宋度宗皇帝赵禥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首句“珠帘翠幕千门晓”描述了春天的清晨,千家万户的珠帘翠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第二句“丽日和风万国春”则展示了春天的温暖和煦,万物在阳光的照耀和微风的吹拂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第三句“乍雨乍晴虽莫测”,作者以天气变化莫测的形象表现了春天的多变性。最后一句“无非天地发生仁”,点明春天万物复苏、生长繁茂的本质,也是天地的仁爱所在。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的描绘,揭示了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赏春》这首诗出自宋朝度宗皇帝之手。度宗赵禥(公元1240年-1274年在位)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苦。在度宗统治时期,金朝灭亡,蒙古族崛起并不断南侵,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度宗皇帝在位期间,北宋灭亡,南宋江山岌岌可危。然而,度宗并未采取有效举措挽救国运,反而沉湎于宫廷享乐,荒废朝政。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度宗皇帝在民族危机和个人享乐之间的徘徊挣扎。
此外,在度宗皇帝统治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百姓疾苦,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词歌赋表达他们的忧虑和感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赏春》一诗无疑展现了度宗皇帝试图逃避现实,陶醉于美好春色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