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释迦出山相赞

标题包含
释迦出山相赞
大哉释迦文,福聚海无量。 此地少朱砂,赤土以为上。 我今稽首礼赞扬,留与人天作牓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慧远(334年-416年),俗姓贾,字谦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庐山宗师”。 释慧远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老庄之学。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哇塞这释迦牟尼佛,福祉如同大海无穷无尽。 这个道场虽缺朱砂,但红色的泥土也能作为上等之物。 现在我叩拜赞美,留下让人和天堂都作为榜样。
去完善
释义
1. 释迦:又称为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 2. 文:指释迦牟尼。 3. 福聚海:比喻释迦牟尼佛的福报如同大海一般广大无边。 4. 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常用于绘画和医药。 5. 赤土:指红色的泥土。 6. 稽首:一种表示敬意和信仰的动作,即以头触地。 7. 榜样:楷模,可以作为他人学习的对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释迦出山相赞》是唐代僧人释慧远所作,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和教诲。 “大哉释迦文,福聚海无量。”开篇两句表达了对释迦牟尼的赞美,称其为伟大的导师,拥有着无边无际的福气。这里以“福聚海”比喻佛的智慧与功德,强调其深远的影响力和救世之情。 “此地少朱砂,赤土以为上。”这两句则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释迦摩尼在传播教义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尽管教化众生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佛祖依然以坚定的信念和慈悲的力量,把平凡的“赤土”变成如朱砂般珍贵的信仰宝珠。 “我今稽首礼赞扬,留与人天作牓样。”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向释迦表达深深的敬意,并呼吁人们跟随佛祖的脚步,遵循他的教诲,成为人世间的楷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释迦出山相赞》是唐代著名僧人、文学家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描述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释迦牟尼及其教义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初期,这是一个宗教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慧远正处于他人生的鼎盛时期,他在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一位知名的僧侣和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共同探讨佛学和文学问题。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佛教在唐朝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了国家的主要宗教之一。佛教寺庙林立,僧侣众多,佛教经典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使得释慧远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佛教经典和教义,为他创作这首赞美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