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二首 其一
忆到梯云巷,哀伤韡鄂丛。
舞鸾悲引镜,伤雁落空弓。
清梦回时雨,繁声发夏虫。
情钟正吾辈,匡坐泣薰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起那高高的梯云巷,心中满是悲哀与伤感的情绪。
舞动的鸾鸟在镜中表现出悲伤,失落的大雁仿佛掉落在空中的弓箭。
梦中醒来时,正好下着细雨,夏日的虫鸣繁繁乱耳。
正是我们这些多情之人,端正地坐着,哭泣着,感受这熏人的风。
去完善
释义
1. "忆到梯云巷":梯云巷指的是古人登高望远的楼梯式建筑,这里代表诗人回忆的场景。
2. "哀伤韡鄂丛":韡鄂丛是古代的一种草木名,这里借指哀伤之情。
3. "舞鸾悲引镜":舞鸾是一种鸾鸟飞舞的传说,引镜是指引颈顾影,这里是比喻凤凰失去自由。
4. "伤雁落空弓":伤雁是失群的孤雁,空弓是无箭的弓,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失群之雁的同情。
5. "清梦回时雨":清梦是梦境清晰,时雨是季节性的雨水,这里是说在梦醒时分听到下雨的声音。
6. "繁声发夏虫":繁声是多种声音,夏虫是指夏天的昆虫,这里描述夏天夜晚各种昆虫的叫声。
7. "情钟正吾辈":情钟是指情感的专注,吾辈是指我们这些人,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我们这些人的情感专注感到自豪。
8. "匡坐泣薰风":匡坐是端坐的意思,泣是指哭泣,薰风是和风,这里形容诗人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仍然心情沉重。
去完善
赏析
《梦回二首 其一》薛季宣: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境中的哀伤感怀。诗中通过“梯云巷”、“韡鄂丛”等场景的勾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舞鸾悲引镜,伤雁落空弓”这两句则寓含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而后两句“清梦回时雨,繁声发夏虫”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最后两句“情钟正吾辈,匡坐泣薰风”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情感执着的态度,以及在这哀伤感怀中坚强面对现实的勇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回二首 其一》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薛季宣所作的一组诗歌。薛季宣是南宋政治军事集团的积极成员,他受到宋朝北方藩镇的影响,主张抗金和对外族采取强硬立场,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5年,也就是南宋庆元元年,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内部矛盾激化,北方的金朝对南宋边境的侵扰也日益严重。在这段时间里,薛季宣的人生际遇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从军务部门调职到文官系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他在经历了长期的军务生涯后,对于国家的安全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对内,官僚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激烈,皇帝的权力受到制约;对外,金朝的军事压力使得南宋的边境地区时常告急。薛季宣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这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梦回二首 其一》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战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梦中情景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他对个人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