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朱倅
举杯话别几时逢,此事分明鉴象中。
到处风光无远近,毋言易道有西东。
轻轻衣湿梅坡雨,款款舟行柳岸风。
忽忆从游谈笑处,苏公堤上跃花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我们举杯告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这个情景就像镜子一样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无论是远还是近,风景都是一样的美丽,无需谈论道路是否容易走或是难走。衣服被梅坡的雨轻轻地打湿了,小船在柳岸边慢慢地前行。突然想起我们一起游玩、谈笑的地方,那是在苏公堤上骑马赏花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举杯:举起酒杯。
2. 话别:谈话告别。
3. 几时逢:什么时候再相逢。
4. 分明:显然,清楚。
5. 鉴象:观察现象。
6. 无远近:不分远和近。
7. 毋言:不要说。
8. 易道:道路容易行走。
9. 西东:方向。
10. 轻轻:轻轻地。
11. 衣湿:衣服被淋湿。
12. 梅坡雨:梅花山坡上的雨。
13. 款款:慢慢地。
14. 柳岸风:柳树边的风。
15. 忽忆:突然回忆起。
16. 从游:一起游玩。
17. 谈笑处:谈笑的地方。
18. 苏公堤:指苏轼修建的杭州西湖苏堤。
19. 跃花骢:形容马匹在花海中奔驰。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贺朱倅》是南宋诗人杨简的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以“举杯话别”开篇,展现了离别时的沉重气氛,接着又以“此事分明鉴象中”表达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在诗的第二联,诗人强调了距离的相对性,暗示了无论走到哪里,友情都不会因空间而疏远。接下来的两句“轻轻衣湿梅坡雨,款款舟行柳岸风”,则通过描绘雨中漫步和乘舟出行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离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诗人以回忆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情景收尾,用“忽忆从游谈笑处,苏公堤上跃花骢”将读者的思绪带回他们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使得整首诗在深沉的离愁之中又透露出几分乐观和豁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贺朱倅》是南宋诗人杨简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在这时期,杨简任国子正、太学博士等职,他的主要人生际遇是从政多年并致力教育改革。
在南宋初期,政治逐渐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杨简身处这个时期,深感民生疾苦,力图通过教育改变现状。他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读书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教育理念在当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首诗歌颂了朱倅的才干与品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热切期望。朱倅即朱熹,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杨简同为太学博士,共同致力于教育事业。杨简通过对朱熹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坚定信仰和为天下苍生计的崇高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