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乾道抚琴有作

标题包含
乾道抚琴有作
萧萧指下生秋风,渐渐幽响飕寒空。 月明夜气清入骨,何处仙佩摇丁东。 野鹤惊起舞,流水噎复鸣。 一唱三叹意未已,幽幽话出太古情。 龙吟虎啸遽神怪,千山万壑风雨晦。 海涛震荡林木响,乱撒金盘冰雹碎。 和气囘春阳,缥缈孤鸾翔。 三江五湖烟水阔,波声飋飋鸣渔榔。 悲猿临涧欲渡不敢渡,但闻涧下萧飒松风长。 闲云曳碧落,势去还囘薄。 神仙恍惚无定所,微吟似欲止所作。 御风一笑归蓬瀛,犹有余音遶寥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简(1090年-1143年),字敬仲,号慈湖,浙江慈溪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杨简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于北宋末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轻弹奏下生出秋天的风,渐渐地悠扬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飘扬。 明亮的月光和清爽的夜气渗透肌肤,哪里传来了仙子们轻摇玉佩的声音? 野鹤受惊而起舞,溪水哽咽然后再次响起歌声。 每次弹唱都充满了感慨,那些远古的传说和故事都在这旋律中浮现。 龙吟虎啸让人惊艳,千山的风雨阴暗交错。 海上的波涛和林木的回声混杂在一起,犹如冰雹打碎金盘。 温和的气息如同春天的阳光,一只孤独的神鸟在飞翔。 三江五湖的烟波浩渺,波声如同风吹过渔船的木榔。 悲伤的猿猴看着山涧却无法跨越,只能听到涧下的松树风声。 闲云在天空摇曳,轻轻地靠近又离开。 神仙们若隐若现,没有固定的位置,似乎在低声吟唱自己的故事。 乘着风一笑回到蓬莱仙境,依然有音乐的余音环绕在空旷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乾道抚琴有作》是南宋诗人杨简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萧萧:形容声音响亮。 2. 瑟瑟:象声词,形容风声或清冷的样子。 3. 飕寒空:形容琴声在寒冷的空中回荡。 4. 月明夜气清入骨:描绘夜晚月光明亮,寒气逼人。 5. 仙佩摇丁东:形容仙人的衣饰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6. 野鹤惊起舞:比喻琴声悠扬,使得野外栖息的鹤群被惊醒并翩翩起舞。 7. 流水噎复鸣:描述琴声如流水般跌宕不息。 8. 一唱三叹:指琴声抑扬顿挫,反复回响。 9. 幽幽话出太古情:表达琴声传送出远古时代的情感。 10. 龙吟虎啸:形容琴声激昂,如同龙吟虎啸一般。 11. 千山万壑风雨晦:描述琴声如狂风暴雨席卷千山万壑。 12. 海涛震荡林木响:表示琴声如海涛激荡,使林木随之摇曳。 13. 乱撒金盘冰雹碎:形容琴声如同冰雹砸在金盘上,发出杂乱的声响。 14. 和气廻春阳:表明琴声充满祥和之气,犹如春天的阳光。 15. 三江五湖烟水阔:描述琴声如三江五湖的波涛浩渺。 16. 萧飒松风长:形容琴声如风吹松树发出的萧瑟声。 17. 闲云曳碧落:表现琴声如白云飘荡在蓝天之上。 18. 势去还囘薄:描述琴声跌宕起伏,变化无穷。 19. 神仙恍惚无定所:形容琴声营造出神仙般的意境,令人陶醉其中。 20. 微吟似欲止所作:表示诗人似乎想停止弹奏,但琴声仍在继续回响。 21. 御风一笑归蓬瀛:描述诗人仿佛驾驭清风,回到蓬莱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音乐的无穷魅力。首联以“萧萧指下生秋风”开篇,通过秋风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紧接着的“月明夜气清入骨”则描绘了夜晚月光明朗的氛围,为整个诗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野鹤惊起舞”、“流水噎复鸣”等,形象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最后,诗人以“御风一笑归蓬瀛”作结,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乾道抚琴有作》是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杨简于乾道年间创作的一首描绘抚琴场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5年至1173年之间,即宋孝宗赵昚在位期间。 乾道年间,南宋与金国的关系相对稳定,国内政治局势也相对安宁。然而,这一时期也是南宋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凸显。杨简作为当时的一位士人,对时事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抚琴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在乾道年间,杨简曾担任官职,后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而辞官归隐。他的晚年生活主要在故乡宁波度过,专注于文学、书法和教育事业。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这首《乾道抚琴有作》。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