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马靖国后轩

标题包含
马靖国后轩
性静交游少,身闲日月长。 忘言千句偈,宴坐一炉香。 世有流离苦,人趋声利塲。 此间亦何事,高卧傲羲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性格沉静的人交往不多,生活闲暇时时间就显得格外漫长。 忘记言语有千言万语的诗篇,安然静坐感受一缕炉香的宁谧。 世上总有流亡困苦,人们却追求声色名利。 在这间屋子里又有什么事呢,悠哉躺卧傲视世间万象。
去完善
释义
《马靖国后轩》是一首宋诗,作者是赵鼎。以下是注释: 1. 马靖国后轩:这里“马靖国”是唐代一位知名隐士的字号,他的别号是“后轩”。所以,这首诗描述的是马靖国后轩这个地方的环境和人文气氛。 2. 性静:指人的性格沉静内敛。 3. 交游:交往的朋友或伙伴。 4. 忘言千句偈:形容心灵得到宽慰,超越了千言万语所能表达的意境。 5. 宴坐:在宴饮时端坐;又作“燕坐”,悠闲地静坐。 6. 一炉香:表示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7. 流离苦:形容人们在战乱或者社会动荡中所遭受的痛苦生活。 8. 声利场:名利纷争的场所。 9. 高卧傲羲皇:以高卧的姿态鄙视世俗名利,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赵鼎的这首《马靖国后轩》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内心世界。首联“性静交游少,身闲日月长”体现了诗人在心性宁静、生活闲适的状态下感受到的时间漫长。颔联“忘言千句偈,宴坐一炉香”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和冥想的热爱。颈联“世有流离苦,人趋声利塲”揭示了诗人在避世静修的同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尾联“此间亦何事,高卧傲羲皇”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总结,表明他在这种寂静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以此抵御外界的纷扰。全诗以隐居者的视角展示了一种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平静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靖国后轩》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鼎在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所作。这一年,他因与秦桧政见不合被贬为清远军节度副使,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在这段时期,赵鼎饱受政治迫害,心情抑郁。 当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民族矛盾尖锐。赵鼎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力图恢复中原,挽救民族危机。然而,他与宰相秦桧的矛盾激化,最终被排挤出朝廷。 在这首诗中,赵鼎以“马靖国后轩”为题,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的“青楼曲径通幽处,翠梧丹叶倚晴空”描绘了马靖国后轩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独怜白发满头新,经纶从昔误生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事业的反思和无奈。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赵鼎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的一首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