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张与之登巽亭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韵张与之登巽亭 其一
百年遗恨了难平,只有南山不改青。 桥下温波秋渺渺,楼头霏雾晚冥冥。 祥钟福地衣冠盛,气润中天草木灵。 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大致描绘了一个自然景观的画面,其中包含了各种意境和情感。以下是我将其译为现代白话文的版本: 一百年的遗憾与愤怒难以平息,只有南山的绿意依旧盎然。 桥下的温泉水在秋天里波光粼粼,楼头的雾气在黄昏时分飘渺如丝。 这片福地承载着祥和的氛围,草木都沐浴在天赐的气息中生长着灵性。 我无法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色,只好请你用优美的文字传达出这些无形的感受。
去完善
释义
1. "百年遗恨了难平":本句意指深远的遗憾与悔恨难以平息。“百年”是泛指时间久远,此处可以理解为漫长的岁月;“遗恨”指的是过往的遗憾或痛惜之事。 2. "只有南山不改青":"南山"是我国常见的一个地理名词,泛指南方的山脉。此处借指永恒不变的事物。“青”有绿色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生机盎然。整句含义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南山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 3. "桥下温波秋渺渺":"温波"一般指温泉的水面波动。"秋渺渺"形容秋天景色的深远和空旷。这句诗描绘了桥下的温泉在秋天的景色中荡漾的画面。 4. "楼头霏雾晚冥冥":"楼头"是指高楼的顶端,"霏雾"是指浓密的雾气。"晚冥冥"是指在晚上,光线昏暗的样子。这句诗描述了夜晚时高楼上的雾气弥漫的景象。 5. "祥钟福地衣冠盛":"祥钟福地"是一个成语,形容环境吉祥美好。"衣冠"原指士大夫的穿戴,后来代指文明礼仪。"盛"表示繁荣昌盛。这句诗赞美了在美好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举止都充满了文明礼仪。 6. "气润中天草木灵":"气润"表示气候湿润。"中天"是天文学中的术语,指的是天空中央,也可以象征最高的位置。"草木灵"意味着草木生机勃勃。这句诗表达了气候温润适宜的环境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7. "那得丹青绘缣素":"那得"是古代汉语的疑问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能够"。"丹青"是绘画的别称,"缣素"是一种古代绘画用的材料。这句诗表达的是要如何画出这美丽的景色。 8. "烦君妙语写无形":"烦君"是敬语,意思是麻烦您。"妙语"指美妙的语言。"写无形"形容生动地描绘出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事物。这句话向张与之一表达了希望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这幅美景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百年遗恨了难平”开篇,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诸多遗憾的感慨,无法弥补的仇恨与纷争让诗人倍感痛心。紧接着的“只有南山不改青”则是对自然界恒久不变的景色的赞美,青山绿树始终屹立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亘古不变的精神寄托。接下来的“桥下温波秋渺渺,楼头霏雾晚冥冥”描绘了诗人在观景时所见的柔美风光,桥下的秋水闪烁着温柔的光泽,楼顶的薄雾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神秘。 诗人接着通过“祥钟福地衣冠盛,气润中天草木灵”表达对万物繁茂、生机勃勃的赞颂。这是一个充满祥瑞之气的地方,它滋养着万物生灵,使之焕发出盎然生机。“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是诗人对美景、友情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由衷赞美,他希望自己能用美丽的诗句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张与之登巽亭 其一》是南宋诗人赵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当时赵鼎担任江东安抚制置使,负责南宋政权的军事防御和内政管理。 在这个时期,赵鼎身兼重任,面临着金兵南侵、国家兴亡的危机。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协助宋高宗建立南宋政权,推动南宋政治局势的稳定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他与张佐志同道合,共同为国家安危而努力奋斗。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在金兵的侵略下,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在这种背景下,赵鼎和张佐等爱国志士积极投身于抵抗侵略、保卫家园的事业中,用诗歌表达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生的关切。 在这首诗中,赵鼎通过对登巽亭所见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借景抒情,通过赞美山川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忧虑民生疾苦,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期盼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既展现了赵鼎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时代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