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晚坐独酌一杯

标题包含
九日晚坐独酌一杯
木落江城风露寒,坐惊芳岁逼雕残。 晚来自爱一杯暖,老去元无九日欢。 拟借灵均兰作佩,尚余陶令菊堪餐。 平生徧插茱萸处,短梦悠悠行路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随着江城的树叶飘落,我感受到秋风中寒冷的露水。突然间,我发现美好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逝。 晚上来临时,我只喜欢喝一杯热茶来温暖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那种欢乐。 我想效仿屈原,佩戴他所说的兰花,也希望能够品尝陶渊明的菊花。但在这漫漫长路上,我只能带着心中的忧虑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这里可能是赵鼎所在之地。 2. 风露寒:形容秋天夜晚的寒冷。 3. 芳岁:美好的时光,这里指重阳节。 4. 雕残:凋谢,这里指菊花凋谢。 5. 爱:喜欢。 6. 元:原来,本来。 7. 灵均:屈原的字。 8. 兰作佩:把兰花作为佩饰。 9. 陶令: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曾任彭泽县令。 10. 菊堪餐:可以食用的菊花。 11. 徧插茱萸:指遍插茱萸于身以辟邪的习俗。 12. 短梦:短暂的梦境。 13. 行路难:指人生道路艰难。
去完善
赏析
赵鼎的这首《九日晚坐独酌一杯》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饮酒,以草木凋落、风露寒冷的景象开篇,反映出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无常。“坐惊芳岁逼雕残”一句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晚年生活,表达了岁月蹉跎的无奈。他用晚来的一杯暖酒抚慰心灵的寒冷,以“老去元无九日欢”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孤独。这种情感在诗人笔下表现得既深沉又克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人接下来通过“拟借灵均兰作佩”和“尚余陶令菊堪餐”两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能像屈原那样高洁,像陶渊明那样淡泊,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最后,诗人用“平生徧插茱萸处,短梦悠悠行路难”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他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探讨,体现出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晚坐独酌一杯》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鼎的一首咏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秋天。 此时,赵鼎刚刚经历了贬谪流放生涯,身心俱疲。此前,他因力主抗金,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遭到秦桧势力的排挤和陷害,被罢免宰相职务,先后被贬至广东潮州、吉阳军等地。尽管遭遇政治迫害,赵鼎始终坚守民族气节,忧国忧民之心不改。在流放期间,他以诗歌抒怀明志,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 这首《九日晚坐独酌一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以独酌自嘲,借酒消愁,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赵鼎通过对“晚坐独酌”这一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忧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现状,无法置身事外的心情。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使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