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莺花旧恨凭谁雪。
也须管句灯时节。
黄已上眉峰。
小槽初滴红。
好天佳月夕。
结佩飞霞客。
醒恐不如酲。
何妨独屡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鸟语花香的陈年往事,谁能替我们洗涤掉这些心头之恨呢?现在正是清明时节,人们举家扫墓,抚今追昔。忧伤就像那慢慢爬上眉峰的黄色草木,是春天里我们难以逃脱的情绪。这个时候,古人喜欢将思念之情寄托于酒杯中。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月亮皎洁,星光照亮夜空,像结佩的仙子在天空飞翔。清醒的时候反而没有喝酒时感觉那么美好,那就让我们独自享受这个时刻吧。
去完善
释义
1. 莺花:春天的花卉,借指春景。
2. 凭谁雪:这里“雪”是洗刷的意思,全句指过去的怨恨应该向谁去诉说或者消除。
3. 也须管句:即今宵良辰美景之意。
4. 黄:烛光映照下黄色屏风上的烛影。
5. 眉峰:原指女性的眉毛,这里用来形容屏风上的烛影如画。
6. 小槽:指小酒坛。
7. 红:指酒水呈现出的红色。
8. 好天佳月:指晴朗的夜空。
9. 结佩飞霞客:佩戴羽饰的游客。这里比喻趁月光出游的人。
10. 酲:喝醉了的状态。
11. 屡更:多次改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情感独具匠心。“莺花旧恨”意味着过去的烦恼和遗憾,而“凭谁雪”则暗示着这些遗憾难以消除。接下来的“也须管句灯时节”点明了元宵灯会的背景,为接下来的场景铺设了氛围。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人物的外貌:“黄已上眉峰”暗示人物双眉紧皱,显露出内心的忧虑;“小槽初滴红”则借用了酒的红色象征内心的波澜起伏。
而后四句“好天佳月夕,结佩飞霞客。醒恐不如酲,何妨独屡更”描述了在元宵夜的美景中,主人公虽然清醒地感受到现实的忧虑,却宁愿沉醉其中。最后一句“何妨独屡更”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沉湎,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原已经沦陷于金国之手,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
吴泳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在那个时代,科举考试是文人仕进的唯一途径,吴泳虽然才华出众,却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多岁才勉强中了进士。后来,他在官场沉浮多年,却因为直言不讳,多次触怒权贵,受到排挤和打压,最终郁郁而终。
在吴泳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文人士大夫普遍感到愤懑和不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泳的诗词创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菩萨蛮》一词就是这种情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