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四

标题包含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四
东君著力信神奇,桃李中间水满池。 定是祇教淮甸有,若为长得泰州知。 行藏正倚楼千尺,勋业初横草一枝。 投老尚堪驱使在,问春何似少年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佃(1042年-1102年),字农师,号陶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 在科举考试中,陆佃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太阳神用尽全力展现神奇的力量,把桃李之间的小水池注满了水。 这一定是只让淮河地区有的景象,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泰州的美丽呢? 行走和藏匿都在高楼之上,而事业的起点只是一根杂草。 到了老年还可以被任用,春天的美景就像年少时一样让人陶醉。
去完善
释义
1. 东君:指春天之神,也指代春天。 2. 著力:尽力、努力的意思。 3. 神奇:奇妙神异的事物或景象。 4. 定是祇教淮甸有:这句是说这种美景只有淮甸地区才有。祇教,只让;淮甸,淮河流域的地方。 5. 若为长得泰州知:这句是作者想象的一种情景,表示如果泰州也能享受到这样的美景就好了。若为,如果;长,使动词,使得;得,助词,表示完成的动作;泰州,地名。 6. 行藏:指出处或隐退,这里指自己的生活状况。 7. 勋业:指功业、事业。 8. 横草:表示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9. 投老:接近老年的时候。 10. 问春何似少年时:这句话意思是,春天的景色还像年少时那样美好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四》,作者陆佃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在这首诗中,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东君著力信神奇,桃李中间水满池”,通过对春天神力的赞美,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掌管春天的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紧接着,诗人以“桃李中间水满池”的形象画面,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了“定是祇教淮甸有,若为长得泰州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理解。他认为,这样的美景并非随处可见,而是只有在特定的地区——淮甸和泰州才能欣赏到。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紧接着,诗人又以“行藏正倚楼千尺,勋业初横草一枝”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这里的“行藏”和“勋业”是指一个人的德行和功业,而“倚楼千尺”和“横草一枝”则是对其形象的比喻。诗人认为,德行和功业都需要经过岁月的积累和锤炼,就像高楼大厦需要一层层修建一样。 最后,诗人以“投老尚堪驱使在,问春何似少年时”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投老”是指老年,“使唤”是指发挥作用。诗人认为,虽然自己年岁已高,但仍然可以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春天与年轻时的春天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也展现了他对青春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四》是北宋著名诗人、学者陆佃在公元995年左右创作的一首诗。这一时期,正值北宋初年,社会相对稳定,政治气氛较为宽松。陆佃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备受朝廷重视,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直至尚书左丞。这首诗是在陆佃任职尚书左丞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诗人的生涯中,他在学术和政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与苏轼、黄庭坚等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共同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陆佃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作自然受到了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