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像维那写老病阿师像请赞

标题包含
像维那写老病阿师像请赞
芙蓉之枝,丹山之儿。 一丝联自信,三昧约谁知。 珊瑚寒月堕影,琥珀老松流滋。 诸缘豁净兮山空秋壮,万态变通兮华丽春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芙蓉花的枝条,红山的鸟儿。 一丝红线连接着信任,三涂之间的约定谁能知晓。 珊瑚般的月亮投下寒影,琥珀色的老松流淌着滋润。 各种因缘都消散了,山中的秋天显得更壮烈;万象都在变化中,春天的花朵显得更为华丽。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芙蓉:指荷花。 2. 丹山:泛指高山。 3. 一丝联自信:比喻心灵与信仰的紧密联系。 4. 三昧约谁知:表示领悟禅理的程度难以言说。 5. 珊瑚寒月堕影:形容月色凄清,如坠影于珊瑚之上。 6. 琥珀老松流滋:描述松脂积聚成为琥珀的景象。 7. 诸缘豁净:消除各种困扰,心境明净。 8. 山空秋壮:表达秋天的山中景色开阔壮丽。 9. 万态变通:万事万物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10. 华丽春脂: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脂为点缀其间的鲜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形象,诗人以芙蓉、丹山等意象作为比喻,展现了老僧的庄严与尊严。“一丝联自信”表达了这位老僧坚定的信仰,而“三昧约谁知”则暗示了老僧修行的高深境界。接下来,“珊瑚寒月堕影”和“琥珀老松流滋”则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出老僧心灵的恬淡与宁静。 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既有对老僧形象的赞美,也有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还透露出诗人的哲学思考:对于世事变幻的通透理解,对于生命状态的豁达包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像维那写老病阿师像请赞》是宋代诗人释正觉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即宋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禅宗佛教也十分兴盛。释正觉作为一位高僧,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地云游行脚、参禅悟道,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颇有见地。这首诗歌正是他在这个时期所创作的,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佛法的领悟。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正觉正处于老年阶段,身体日渐衰弱,疾病缠身。然而,尽管身体衰老,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坚定的信仰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在这首诗中,他以老病阿师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对维那(佛教中的职事)的赞美,认为他能够将自己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体现了他与维那之间的深厚友谊。 总的来说,《像维那写老病阿师像请赞》这首诗是在宋朝时期,释正觉晚年生活中创作的一首诗。它反映了释正觉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定信仰和豁达心态,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禅宗佛教的兴盛以及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