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父家风

标题包含
渔父家风
八年不见荔枝红。肠断故园东。风枝露叶新采,怅望冷香浓。 冰透骨,玉开容。想筠笼。今宵归去,满颊天浆,更御冷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祖籍河北大名县,后迁居福建崇安。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张”。 张元干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亚亚亚儿
去完善

译文
八年没见荔枝红了,心中痛惜着远方的故乡。新鲜的荔枝,饱含露珠的叶子,让人的思绪随风飘散。它们仿佛诉说着冷香四溢的美梦。 冰清玉洁的荔枝啊,那饱满的身躯,诱人的色泽,让人想念那绿竹编织的果篮。今夜若能品尝这甘美的果实,脸上定会留下它带来的甜蜜,再面对外面的寒冷也不足畏惧。
亚亚亚儿
去完善
释义
《渔父家风》:本为古人对渔夫生活及其家庭氛围的描述。此处借用为题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荔枝树及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八年不见荔枝红:这里指离开家乡已经有八年了,“八年”为虚数,表示时间很长;“荔枝红”代指故乡的荔枝树以及甜美的荔枝果。 2. 肠断故园东: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肠断"是形容情感深沉真挚的程度。"故园东"指的是诗人的故乡。 3. 风枝露叶新采:意为诗人想象着家乡的荔枝树经过风吹雨打,露水滋润后的新貌。 4. 怅望冷香浓:表达诗人对自己不能亲自品尝那带着露水的鲜荔枝果的遗憾。 5. 冰透骨,玉开容:这里的意思是诗人期待荔枝果实冰冻之后,果肉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口感更佳。 6. 想筠笼:指的是用竹子编织成的篮子或者笼子来装荔枝。 7. 满颊天浆,更御冷风:诗人描绘了今晚吃到的鲜美荔枝,口感像天上的甘露一般美妙,吃完之后还能抵御风寒。
亚亚亚儿
去完善
赏析
《渔父家风》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一首描绘采摘荔枝的诗歌。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荔枝的颜色、香气以及采摘时的情景,表现出对家乡和故园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以“八年不见荔枝红”开篇,突出了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距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通过描述荔枝的风姿、枝叶和露水,以及摘下荔枝后的心情,表达出作者的惆怅和对故园的挂念。最后三句则想象自己带着满载荔枝的竹笼回到家乡,与家人共享这来自遥远南方的美味果实,表达出对家人团聚的喜悦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乡愁情怀。
亚亚亚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父家风》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张元干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27年至1164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金国入侵中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阶段。家国沦丧,民生疾苦,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张元干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颇为复杂。他在金兵入侵时,为避战乱而离开家乡福建崇安,来到江南地区。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曾担任南宋朝廷的官员,后因与权臣秦桧不合,被贬谪至地方。尽管如此,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始终没有改变。 时代背景方面,南宋初期,虽然偏安一隅,但经济文化仍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南宋人民在与金国的抗争中,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这些都对张元干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这首《渔父家风》,正是以南宋渔民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亚亚亚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