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杏花二首
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薄腻力偏羸:"薄腻"是指杏花花瓣轻薄细腻;"力偏羸"表示花枝柔弱。
2. 看看怆别时:"看看"是时间副词,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或情况;"怆别"指悲伤地分离。
3. 东风狂不惜:"东风"指的是春风;"狂"是形容其强劲。
4. 西子病难医:"西子"指的是西施,古代美女的代表;"病"在此是借喻,表示杏花花瓣凋谢的颓败景象。
5. 肌细分红脉:"肌分"指杏花的花瓣如同肌肤般柔软;"分红脉"指花瓣中能看到细小的红色脉络。
6. 香浓破紫苞:"香浓"指杏花花香浓郁;"破紫苞"指花瓣冲破紫色的花苞。
7. 无因留得玩:"无因"是无法找到理由;"留得玩"指能够保留下来欣赏。
8. 争忍折来抛:"争忍"是怎忍的意思;"折来抛"指采摘下来丢弃。
去完善
赏析
《村西杏花二首》司空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杏花的美好。第一句“薄腻力偏羸”形容杏花的轻薄、细嫩,表现了杏花的柔弱之美。第二句“看看怆别时”则意味着杏花在春天即将离去,令人感到伤感。
第三句和第四句“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通过对比春风的肆虐和无情的衰落,暗示了花期的短暂和无常。第五句和第六句“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描述了杏花花瓣上的脉络和花香四溢,展现了杏花的美丽与芬芳。
最后两句“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表达出诗人对杏花的爱怜之情,因为花期短暂而难以留住,所以更不忍心随意折断它。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西杏花二首》是晚唐诗人司空图在黄巢之乱时所创作的。在公元881年,黄巢起义爆发,中原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司空图所在的朝廷也已岌岌可危。在这历史洪流之中,司空图置身其中,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深感到世事的无常和生存的艰辛。他曾在地方做过小官,但由于不愿意参与权力斗争而选择退隐山林。
在这段时间里,司空图致力于诗文的创作,以表达他对这个时代的深深忧虑。他的诗词中表现出对乡土、自然以及生活的热爱,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出一种坚定的生活信念。这首《村西杏花二首》便是他在乱世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表现,借杏花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田野的美景,并寓含着人生的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