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颜庆远三友亭

标题包含
题颜庆远三友亭
天一生水清之精,天三生木清之英。 他清可备吾题名,不得精英未为清。 颜子园中亭突兀,远横一水近三木。 取其近者供所欲,太清也自生毛骨。 余岂无友非岁寒,岁寒之友天数三。 主人更与三者参,天合人合清相涵,四清之清俱不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天所生的清水中的精华,三天所生的树木的清新。 它的清澈可以让我写上名字,没有精英就不是清澈。 颜回的花园中亭台耸立,远远地横着一条小河,近处有三棵树。 选择靠近我的来满足欲望,那么纯净也能长出毛发和骨头。 我不是没有在寒冷岁月里结交的朋友,在寒冷岁月里的朋友只有三个。 主人再和这三个掺和,天地人和,清新的氛围相互包含,四个清纯的人都不平凡。
去完善
释义
1. 天一生水:古代哲学家把水看成是万物的生命源泉,代表了五行的“水”。 2. 清之精:指水的精华。 3. 三生木:古人认为天地间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而“三”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这里指树木由天的精气生成。 4. 清之英:指树木具有清洁的精神品质。 5. 他清可备吾题名:这句的意思是,有其他的清洁之物可以让我来命名。 6. 不得精英未为清:如果没有精英的话就不能称为清洁了。 7. 颜子园:这里的颜子指的是颜庆远,他的园林叫做颜子园。 8. 亭突兀:形容亭子高耸的样子。 9. 太清:本句中的"太清"是道家哲学的一个概念,寓意着至高无上的清洁与清静。 10. 四清之清俱不凡:这四样清洁的事物都非同一般。
去完善
赏析
《题颜庆远三友亭》是一首描绘园林景色、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天一生水”、“天三生木”的描述,表现出自然界中水的清澈和树木的高洁。同时,诗人认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精英,表现出诗人对于品质的追求和赞美。 在诗的第二联,诗人描述了颜子园中的三友亭,以及周围的山水树木。诗人选择亲近这些美丽的景物,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之气,使得自己的身心得到净化。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两联中,诗人提到他的朋友并非都是经历过严寒的人,但他仍然珍视这些朋友。诗人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能够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人。同时,诗人强调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三者兼备,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理解和人际关系的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颜庆远三友亭》是南宋诗人曾丰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195年)。 此时,诗人曾丰已年逾古稀,经历了北宋的灭亡、金人的入侵、南宋的建立以及政治上的风波变幻。他在青年时期以博学强记闻名乡里,后因战乱而流寓江南,渐渐展露出非凡的诗才。宁宗在位时,曾丰成为朝廷重臣,历任国子监主簿、太常博士、秘书丞等职,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时代变化有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下,他的诗歌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感慨。 此诗创作的时期,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时期,双方在边境地区时常发生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在游览颜庆远的三友亭时,联想到竹子、松树和梅树这三种植物的坚贞品质,以此象征当时南宋人民坚守国土的决心和精神。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更寄予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