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风过鬼神延受箓,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说你已经离开尘世,我忽然感到悲伤。当我在仕途忙碌的时候,你却选择抛弃了名利。你在黄金和朱砂中修炼成仙,在神秘的泉水中净化你的灵魂。受到三卷道的传授,你的魂魄已然超凡脱俗,如五朵云彩一般飘逸。在那神秘的世界,花朵常年盛开,而在这世间,我们却容易老朽。期望有朝一日能够相见,一同笑谈人生的变幻无常。
去完善
释义
1. 吉州:古州名,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2. 阎使君:指当时的吉州刺史阎某;
3. 入道:道教术语,指放弃世俗功名,从事道教修炼;
4. 闻道:听说;
5. 尘心:世俗的心;
6. 从宦日:担任官职的日子;
7. 金汞:黄金和水银,道教认为这两种物质可以制成丹药,使人长生不老;
8. 封仙骨:神仙的骨骼;
9. 灵津:神水;
10. 咽玉池:吞食玉屑;
11. 三箓:道教的三部经典;
12. 五云:五色祥云;
13. 洞里花:仙境中的花;
14. 烂柯棋:一个关于神仙下棋的古老传说,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辞官归隐、参道求仙的场景,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诗中的“金汞封仙骨”和“灵津咽玉池”两句描绘了修道成仙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早日修成正果的愿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时光荏苒、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此时正是唐朝盛世的末期,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戎昱作为一名文人,以其才华和诗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然而,他的生活并不一帆风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在仕途上受到一定的挫折。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在同一时期,唐朝的社会氛围相对宽松,道教文化盛行。许多士人名流纷纷投身于道教,寻求精神寄托。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戎昱为好友阎使君入道送行,写下了这两首诗,表达了他对好友的祝福和对道教文化的尊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