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怀友生
寂寂感离群,前期何足云。
人从秦岭别,蝉向楚江闻。
村送孤烟起,山空白日曛。
更逢疏叶落,愁绪转纷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之感让我远离人群,过去的时光不必再提。
人们沿着秦岭分别,而蝉声在楚江边回响。
村庄中炊烟升起,白日在山间照耀。
突然间又见到落叶纷飞,我的思绪也变得纷乱复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2. 离群:离开群体。
3. 前期:预先约定的日期。
4. 秦岭:位于陕西省,是关中平原与陕南的地理分界线。
5. 楚江:这里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6. 孤烟:炊烟。
7. 曛:日落时的光线。
8. 疏叶:稀疏的叶子。
去完善
赏析
《秋日怀友生》寇准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时思念远方朋友的心情。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孤独的感伤,对于远方的友人,期盼他们能早日归来。接着,诗人通过“秦岭”和“楚江”两个地理名词,暗示了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感。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乡村的景象,如孤烟升起,山间的太阳即将落下,这些景象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疏叶落”的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与惆怅,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整首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怀友生》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4年,正值北宋中期,此时寇准已步入中年,任尚书工部侍郎。
在这一年里,寇准经历了人生中的一大波折。年初,他因参政时期的失策被贬为邓州知州。远离了朝廷的纷扰,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力求改善民生,提倡农耕,并在此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盛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寇准将自己的感慨和怀想寄托于诗歌之中,通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抒发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