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

标题包含
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
数近期颐寿,尊封大国秦。 三从皆鼎食,九族尽朝绅。 神剑须重合,蟠桃不再春。 只令彤史载,备福更何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近期颐寿的高龄老人,地位尊崇来自大国秦国。 全家三代都享受荣华富贵,亲戚之中尽是显要之人。 这口神秘的神剑需要重新组合,而蟠桃也不再是春天了。 只能让红色的历史记载着这一切,期望福分降临于每个人。
去完善
释义
1. 期颐:指一百岁的高龄; 2. 尊封大国秦:尊贵地受到皇帝赐封为秦国太夫人; 3. 三从:出自《礼记·昏义》中的“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指的是妇女在家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4. 鼎食:古代贵族以食器为贵,故称显贵者所食之餐为鼎食; 5. 九族:古制,以自己为本位,上溯至四世之高祖,下延至四世之玄孙,共计九族; 6. 朝绅:官宦世家子弟; 7. 神剑:喻国家利器; 8. 蟠桃:神话中的一种果实,吃了能长生不老; 9. 彤史:古代记录皇后妃子言行举止的史书; 10. 备福:是完备福禄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的悼念,表达了对逝者福寿双全、家族荣耀和长寿的祝福。诗中描绘了冯氏一生尊贵,享尽荣华,与家族成员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认为冯氏已经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幸福,她的离世只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这种对生命历程的尊重和豁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0年,正值南宋时期。在当时,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南宋被迫南渡长江建立新政权。这一时期的文人骚客纷纷投身抗金事业,为国家的命运担忧。 孙应时,出身贫寒,凭借自身的才华和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南宋的文人领袖。他一生坚持抗金,坚决反对求和派的主张,因此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具有较高的声望。然而,他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仕途坎坷。 在这一年,曾仲躬侍郎去世,他的妻子秦国太夫人冯氏也相继离世。孙应时为表达对这对夫妇的哀悼之情,写下了这首挽诗。在这首诗中,孙应时将这对夫妇的生平事迹、人生理想以及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所展现出的忠诚与担当进行了高度概括,以此激励后人继承他们的遗志,为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而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