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思禹兄见怀

标题包含
次韵思禹兄见怀
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 此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 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德洪(1071-1128),俗姓陈,字觉范,自号寂照居士,又号十方。北宋时期著名诗僧、书画家。 释德洪出生于浙江余杭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刺桐花与野蔷薇相映成趣,湘江之水缓缓流淌,门前过路人影稀疏。 在此时相隔遥远难以传递信息,何时才能手拿拂尘与你共谈呢? 高楼耸立,位于三楚之地,天地广阔无垠;夜色已深,千岩万壑之间月光正闪耀着光辉。 我如同生长在丛林中的越鸟,虽然身处南方安稳之处,心中却渴望着归去故里。
去完善
释义
1. 刺桐:别名海桐,指沿海地区的桐树。 2. 野蔷薇:一种野生藤本植物,攀援灌木。 3. 湘水:湘江,位于湖南省。 4. 侵门:形容河水涨潮,逼近家门。 5. 音书:指书信、消息。 6. 经岁:过了一年。 7. 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蝇、掸尘的一种工具,尾端配以拂尘。 8. 三楚:古代楚国地区,分西、东、南三部分。这里泛指长江流域。 9. 天空阔:形容高楼高耸入云,视野开阔。 10. 千岩:形容山岩重叠,地势险峻。 11. 月正晖:月光正照耀着大地。 12. 丛林:此处指寺庙、僧院。 13. 越鸟:南方的鸟类,这里喻指诗人自己。 14.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这里代指诗人所在的南方地区。 15. 稳:安定、安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友人、渴望团聚的深切情感。诗人以“刺桐花映野蔷薇”开篇,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提到“湘水侵门过客稀”,表现出门前过客稀少,暗示了与友人相隔甚远;而“此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期望重逢的心情;之后,诗人通过描述“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的壮丽景色,表达出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生活的怀念;最后,以“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结尾,寓意着诗人在外地仍然挂念故乡,即便生活安稳也时刻想着回归故里。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以及身处异乡的思乡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思禹兄见怀》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至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德洪因不满当时朝廷的政治氛围和官员的腐败现象,决定离开京城,隐居于浙江义乌雪峰寺。 在这个时期,宋朝内外交困,政治腐败严重,农民起义频发,边境问题不断。尤其是新法与旧法的争议,使得朝政更加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德洪选择离开官场,转向佛学研究,并广泛结交文人士大夫,以诗会友,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次韵思禹兄见怀》这首诗中,德洪通过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意。他描绘了山间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对尘世的厌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