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
花梢点红芽绿茁,宴亭爽垲堋云列。
呼宾习射次序升,体裁人人矜㔢挃。
六钧力副百中艺,由基注目老羿拽。
支左屈右何大工,象弭急收如列缺。
须臾一镝入鹄心,画鼓连轰尽声喝。
后者审固意愈精,有时大呼劈箭筈。
惜哉最是毫厘差,彩侯似动笴微撇。
分明角胜各记晕,将终或为一箭夺。
当筵主筹令难犯,大白时举出正罚。
此礼自古尤所重,矍圃去留宜有别。
五善大抵主和容,不止穿杨与穿札。
因忆当年黠羌叛,非才误授将军钺。
帐下貔貅十万师,力过生犀心似铁。
大人未许覆凶巢,饬谨封垂御侵越。
悍夫猛士志待骋,贮填愤气何由泄。
正值高秋天气寒,塞场霜重严风刮。
约束偏裨整队兵,旌旗烁电戈矛雪。
驱出长郊阅奇阵,离合应麾皆有节。
次引精锐较绝技,控弦命中无虚发。
气豪马健走危坡,直下千寻未尝蹷。
收军校猎围平原,犬顺人呼鹰解绁。
山麋冲轶犯劲矢,岗兔奔跳迷狡穴。
大雕盘空不轻搏,老狐仰视肝胆裂。
驻鞍赏获犒部曲,浪泻酒车论染血。
将军未酣众心醉,耳后风生鼻头热。
此日淮藩奉宽诏,朱轮慢辗行春辙。
铃索声沉讼牒稀,优游大可养踈拙。
斜蒿青青鲚鲙新,公醪香重醅才拨。
射堂对客且相娱,不妨乐事陶嘉月。
襟怀聊与水云闲,梦魂犹寄关山阔。
逢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朵在枝头初现,绿意盎然的新生芽;宴会厅宽阔明亮,平地耸立着云端般壮观的箭靶群。人们依次登台比赛射箭,每个人都在这一刻表现出自己的技艺,充满信心。射手们展示了一百次射击技巧的力量,展现出犹如古代著名射手由基般的眼神与专注。他们熟练地调整身体的左右平衡,稳稳地将箭杆瞄准目标,如同列缺之弓,拉满之后便迅速收回。
顷刻间,箭矢飞入箭靶中心,赢得一片喝彩声。随后上场的射手们更加小心谨慎,有时甚至大声呼喊来激发自己。遗憾的是,那精准的分寸感稍稍错过了靶心,以至于箭羽在靶子上方轻轻掠过。箭靶上清晰地标记出每个射手的成绩,而在比赛结束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箭定乾坤的反转。作为裁判的主人会严格遵循规则,对犯规者进行惩罚。这种传统礼仪自古以来就被重视,尤其要在竞技中遵守规则。
完美表现为和谐宽容,而不仅仅是穿透箭靶而已。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战争场景,有才智的人却担任了错误的职位,导致悲剧发生。他带领十万雄狮,英勇无畏,拼尽全力为国家安宁而战。虽然有军事才能,但大局为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矩,捍卫领土的完整。
战士们等待大展拳脚的机会,却无法宣泄胸中的壮志豪情。就在这寒冷的高秋时节,练兵场上霜冻严峻,大风呼啸。部队有序地集合在一起,军旗和武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长郊阅兵布阵,战士们分合有度,听从指挥。接着,挑选出的精英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技能较量,每发必中。
战马矫健,勇士们在险峻的山坡上驰骋自如。狩猎期间,他们追踪并包围了平原上的猎物,猎狗敏捷地紧随人类召唤,猎鹰也挣脱束缚加入捕猎。山间的麋鹿受到强弓劲箭的冲击,岗地上的兔子在快速奔跑中迷失方向。高空盘旋的大雕也不甘示弱,老狐狸在劫难逃。
战利品琳琅满目,英雄们凯旋而归,得意洋洋地分享战果。将军尚未尽兴,战马疾驰,风声鹤唳。此时传来朝廷宽容的旨意,他们的车队在春天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日常事务逐渐减少,生活变得悠闲自得。
新鲜可口的海鲜,醇厚的美酒,映衬着射场的欢乐气氛。与宾客共享愉悦时光,欢度良辰美景。闲暇之余,与水天共舞,让梦想穿越山河。
去完善
释义
1. 花梢:花的枝叶部分。
2. 点红:形容花朵初开时的鲜艳色彩。
3. 芽绿:指嫩绿的叶子。
4. 爽垲:明快舒适的环境。
5. 堋云列:比喻宾客云集的盛况。
6. 六钧:古代重量单位,约今三十斤。这里用来形容弓力的强大。
7. 百中艺:射箭技能的高超。
8. 由基:即古之善射者养由基,此处借指善射之人。
9. 老羿:指传说中的神射手后羿。
10. 支左屈右:指拉弓射箭时的动作技巧。
11. 象弭:古代名弓之一。
12. 列缺:指快速收缩箭矢的速度。
13. 一镝:指箭矢。
14. 画鼓:有彩绘的鼓,用于宴射活动。
15. 声喝:指鼓声和欢呼声。
16. 审固:指在射箭时仔细观察目标,保持稳定的姿势。
17. 劈箭筈:指射箭时的正确手法。
18. 彩侯:靶子,也指箭靶。
19. 笴:箭杆。
20. 瞥:轻微地偏离。
21. 正罚:按照规定给予惩罚。
22. 矍圃:指射圃。
23. 五善:古代礼仪中的五种善行。
24. 和容:和谐包容的心态。
25. 不止:不仅仅局限于。
26. 穿杨:形容射技高超,能穿透杨柳树叶。
27. 穿札:指射穿书札,形容射箭技艺的高超。
28. 黠羌:狡猾的羌人。
29. 将军钺:古代将军的象征性兵器。
30. 貔貅: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形容勇猛的军队。
31. 生犀:犀牛角,常用作军事器械的材料。
32. 饬谨:整饬严谨。
33. 封垂:封闭,禁止。
34. 御侵越:防止侵犯和越轨行为。
35. 悍夫猛士:勇敢的士兵。
36. 愤气:愤怒的情绪。
37. 节制:控制,约束。
38. 偏裨:偏将,副将。
39. 整队兵:整顿军队。
40. 凌轹:欺凌,侮辱。
41. 旌旗烁电:形容旗帜明亮耀眼。
42. 戈矛雪:形容兵器洁白如雪。
43. 次引:依次引导。
44. 精密:精确,细致。
45. 无虚发:每次射击都能命中目标。
46. 逐马:骑马追逐。
47. 奔蹶:奔跑。
48. 收军:结束军事行动。
49. 校猎:一种军事演习。
50. 围平原:包围平原地带。
51. 部曲:军队的编制单位。
52. 浪泻:大量倾泻。
53. 酒车:运送酒水的车辆。
54. 染血:沾染了血液。
55. 朱轮:古代官员乘坐的车轮涂红的马车。
56. 慢辗:缓慢行驶。
57. 行春辙:沿着春天的轨迹行走。
58. 铃索声沉:形容公务减少。
59. 优游:悠闲自在。
60. 大可:完全可以。
61. 踈拙:疏懒粗俗。
62. 斜蒿:斜生的杂草。
63. 鲚鲙新:新鲜的鲚鱼。
64. 公醪:公共酿造的酒。
65. 醅才拨:刚刚启封的新酒。
66. 射堂:习射的场所。
67. 水云闲:形容生活悠闲自得。
68. 关山阔:指远方辽阔的山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次宴射活动中的情景和感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礼仪的重视和对军事的见解。诗人通过描述宴射的过程、宾客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展现了当时的风俗和社会风貌。
首先,诗人在首联描绘了宴会的环境,花梢点缀着红色的新芽,宴亭凉爽开阔,仿佛与云彩并列。这为整个场景营造了一种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宾客们按照顺序进行射箭比赛的场景,每个人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技艺和自信。
在颔联和颈联,诗人通过对宾客们射箭技艺的描绘,展示了他们的高超技能和对胜利的渴望。其中,“六钧力副百中艺”一句表现了宾客们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准确的目标感。而“支左屈右何大工”则是对他们动作优雅和技巧娴熟的赞美。
在接下来的两联,诗人描绘了比赛的紧张气氛和结果。宾客们射出的箭矢有的正中靶心,有的却稍有偏离。这表明了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强调了每个参赛者都在尽力争取胜利。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过去战争的回忆,表达了对军事的见解。他提到当年在战争中,虽然指挥失误导致战局不利,但将士们仍然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这也暗示了宴射活动可以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帮助人们培养勇气和毅力。
最后,诗人通过对射猎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此类活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表示,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现在的生活依然充满乐趣和挑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是宋代诗人韩琦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40年,即北宋仁宗庆历八年。此诗反映了韩琦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心境。
当时,韩琦已退休多年,居住在故乡颍州(今安徽阜阳)。他的晚年生活悠闲而宁静,与亲朋好友们共享天伦之乐。在他的生活中,时常有诗酒唱和、宴游射猎等活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十分重视宴饮射猎的社交活动,这种场合往往成为文人墨客交流思想、抒发感慨的平台。韩琦作为当时的一位名臣,他在这样的场合中自然流露出对人生、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