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养堂
金铜饰巨扉,其上覆高屋。
青石凿双辙,其下走雕毂。
东西翼危墉,阴以捍攻触。
自昔藩镇强,尚此存遗躅。
后守营厥居,郓拟苦迫促。
余来亦患之,重改敢轻速。
会兹岁月深,朽败鲜完木。
一旦忽倾摧,僣迹讵可复。
余得矫前为,命徒堕旧筑。
堂皇遂延袤,兴寝适凉燠。
廊庑悉舒明,瞻望快耳目。
移楼成广厦,面势压平陆。
既忘登陟劳,又远颠踬辱。
外将延宾僚,内足燕亲族。
乘闲娱诗书,遇节振丝竹。
颐真与放怀,动静获所欲。
于气贵能养,在礼思无凟。
侯邦谨法度,是克绥遐福。
逾制苟幸免,更久犹追戮。
吾居已绝嫌,道义斯同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铜装饰的大门巨大,上面覆盖着高楼。用青石雕刻出两条车轮痕迹,下面的雕花轮毂也显得有气势。这座古城东西两侧的城墙耸立,用来防御外敌攻击。过去藩镇的实力非常强大,这个城市还留有当时的遗迹。后来这里的官员辛苦地管理着这里,然而居住环境狭小。我来到这里也很担忧这个问题,因此决定重新修建但不敢草率行事。考虑到时间久远,木头都已腐朽破败,一旦突然崩塌就无法恢复原貌了。于是我赶紧修正之前的做法,让工人们拆掉旧的建造新的。于是大厅变得宽敞明亮,起居都适合冷暖需求。走廊和房屋也都明亮通风,让人赏心悦目。我们把楼房建成大厦,面朝平原毫无压力。这样既能忘记爬楼的辛劳,又能远离跌倒的尴尬。对外可以作为招待宾客的地方,对内足够容纳亲友聚会。闲暇时我们欣赏诗书,过节时就演奏丝竹音乐。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松,动与静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在养生方面要注重保养,遵守礼仪就不会犯错。能够严谨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能够得到长久的幸福。如果越界规定心存侥幸,即使时间长久也仍然会被追究。我的居住已经没有了问题,我们的道义观念也日趋成熟。
去完善
释义
《善养堂》注释:
1. 金铜饰巨扉:用金铜装饰的巨大门扇。
2. 覆高屋:覆盖在高耸的屋顶上。
3. 青石凿双辙:用青石雕刻的双轮痕迹。
4. 雕毂:精美的车轮。
5. 翼危墉:两侧是高耸的城墙。
6. 阴以捍攻触:通过阴暗的地方防御敌人的攻击。
7. 藩镇强:指藩镇的实力强大。
8. 遗躅:前人留下的足迹。
9. 后守营厥居:后来的官员建立自己的居所。
10. 郓拟苦迫促:郓州地方官员感到痛苦和局促不安。
11. 余来亦患之:我来到这里也感到困扰。
12. 重改:重新修改设计方案。
13. 岁月深:时间长久。
14. 朽败鲜完木:腐朽的木头很少是完整的。
15. 一旦忽倾摧:一旦发生突然倒塌的情况。
16. 僣迹讵可复:超过标准的建筑难以恢复。
17. 矫前为:纠正之前的行为。
18. 命徒堕旧筑:命令工人们拆除旧的建筑物。
19. 延袤:延伸,扩大。
20. 兴寝适凉燠:起居环境适宜冷热变化。
21. 舒明:明亮宽敞。
22. 瞻望快耳目:观看使人愉悦。
23. 广厦:宏大的房子。
24. 压平陆:俯视平坦的原野。
25. 登陟劳:攀登劳累。
26. 颠踬辱:跌倒受辱。
27. 燕亲族:与家人亲戚共度时光。
28. 娱诗书:欣赏诗歌书籍。
29. 振丝竹:演奏弦乐和竹制乐器。
30. 颐真:保养身心。
31. 放怀:放开胸怀。
32. 动静:指生活状态。
33. 所欲:所期望的状态。
34. 于气贵能养:注重修养精神气质。
35. 在礼思无凟:遵守礼仪不犯过错。
36. 侯邦谨法度:管理国家谨慎遵守法律制度。
37. 是克绥遐福:这样才能够获得长久的福气。
38. 逾制苟幸免:违反制度侥幸逃脱惩罚。
39. 更久犹追戮:即使时间过去仍会受到追责。
40. 吾居已绝嫌:我的住宅已经消除了所有的疑虑。
41. 道义斯同育:遵循道德和正义共同养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建筑修复和传统文化传承的诗词。诗人通过对一座破旧建筑的描述,展示了其精心修缮的过程以及最终的成果。在此过程中,诗人强调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他对这座建筑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善养堂》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年),此时韩琦任陕西经略安抚使,负责西北边疆的防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期,韩琦正处于人生的鼎盛时期。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文学上也表现出很高的造诣。然而,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方面,科举制度的盛行使得士人阶层得以崛起,文化繁荣;另一方面,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壮大,边疆安全受到威胁。在这种背景下,韩琦作为一名有远见的政治家,提出了“善养堂”的理念,希望通过个人修养来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
这首诗的主题是倡导修身养性,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对善养堂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国家凝聚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