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严约赏木犀
蔌蔌蟾宫桂,冬开自昔稀。
犀通一点骨,蜜染六铢衣。
樽渌拚深酌,炉红渐可围。
赏花宜卜昼,莫待晚霞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桂花在月宫中簌簌地绽放,冬日里的盛开是难得的奇观。它的香气弥漫,如同用犀牛角制成的香粉通透而悠长,又像是被蜂蜜浸润过的衣裳一般甜蜜诱人。可以尽情地品尝美酒,享受着炉火旁的温馨时光。要想欣赏到最美的花景,最好是趁着阳光正好,而不是等到晚霞消逝。
去完善
释义
1. 蔌蔌: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描述桂花繁茂盛开的状态。
2. 蟾宫:月宫的别称,这里指代天上;这里用蟾宫来形容桂花的美丽和高贵。
3. 冬开自昔稀:指在冬天开花的植物自古以来就比较稀少;这里是说桂花是冬天开花的一种罕见植物。
4. 犀通一点骨:指桂花的枝干像犀牛角一样坚硬;这是用犀牛角的坚硬来比喻桂花的枝干。
5. 蜜染六铢衣:形容桂花的香气浓郁,好像是用蜂蜜染过的衣服一样香甜;这里用六铢衣来形容桂花的香气浓烈。
6. 樽渌:清澈的酒水;这里指代美酒。
7. 拚深酌:尽量多喝酒;这里是指尽情地享受美酒。
8. 炉红:燃烧的炉火;这里是指炉火的温暖。
9. 渐可围:指炉火逐渐变得更加暖和;这里是指随着炉火的燃烧,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暖和。
10. 赏花宜卜昼:白天赏花是最适宜的;这里是指白天赏花能够更好地欣赏到花朵的美丽。
11. 莫待晚霞飞:不要等到晚霞消逝后再去赏花;这里是指要抓紧时间欣赏花朵的美丽,不要等待晚霞消失后才去赏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木犀花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共赏木犀的愉悦心情。首先,诗中的“蔌蔌蟾宫桂”描绘出木犀花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的美丽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接下来,诗人用“犀通一点骨,蜜染六铢衣”来形容木犀花的花蕊和花瓣,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木犀花的细腻质感。同时,这两句诗也传达出诗人对木犀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表达了其对木犀花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在“樽渌拚深酌,炉红渐可围”两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与朋友共饮美酒、围炉赏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时刻与朋友共享欢乐的愉悦心情。最后,诗人以“赏花宜卜昼,莫待晚霞飞”作结,提醒人们在观赏木犀花时,应选择白天而非傍晚时分,以免错过最佳观赏时机。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又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木犀花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景严约赏木犀》是南宋诗人洪适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8年,正值南宋孝宗在位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洪适正担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也就是当时的宰相。他在这期间积极推动政治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倡节俭,整顿吏治。然而,他的许多改革措施受到了保守派的反对,最终导致他在官场上受到排挤,被迫辞官回乡。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洪适的心情无疑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希望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另一方面,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又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这种情感在他这首咏物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和景严约赏木犀》一诗描绘了金秋时节桂花的美丽景色,通过赞美桂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洪适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以及诗人的多重身份,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沧桑与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