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殿木槿
三清殿前木槿树,朝繁夜暗自相催。
晨光始出洛水上,暮雨又下云阳台。
仙姬神女衣服丽,紫玉杂佩垂玫瑰。
春余众木苦寥落,况乃渐逼清秋来。
繁花满目真可惜,稍稍万户舖苍苔。
黄冠道士情意薄,见似不见年年开。
清风满席车马少,莫与共赏倾金罍。
尝疑壶中有仙术,安得升天系白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清神殿前的木槿树,每日轮转繁茂和沉寂。
晨曦初露在洛水之上,夜幕降临细雨洒在云阳台。
仙女们衣袂飘飘如神祇,紫玉首饰悬挂着玫瑰花环。
春季已过草木渐枯荣,尤其到了秋天愈显得萧瑟。
盛放的鲜花引人惋惜,渐渐凋谢铺满了屋瓦上的青苔。
道人们对此并无多少情感,花开花落犹如视而不见。
这里少有繁华车马喧哗,没有可以共享美景的朋友。
曾经怀疑这仙景有神仙妙术,如何让人飞天,直到日光西沉。
去完善
释义
1. 三清殿:道教的尊神“玉清、上清、太清”三位神仙的总称,这里借指道观。
2. 木槿:一种常见的植物,花朵朝开暮落。
3. 洛水:古水名,相传为洛神的居住地。
4. 云阳台: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方,在这里可能是指高空中的仙境。
5. 紫玉杂佩:紫色玉石制成的配饰。
6. 玫瑰:这里指的是一种珍贵的宝石。
7. 黄冠道士:道教的修行者。
8. 金罍:一种酒器,这里代指美酒。
9. 安得升天系白日:希望能够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去完善
赏析
《三清殿木槿》刘敞这首古诗生动描绘了木槿花的生长环境和美丽姿态。首联点明地点和植物的特性;颔联通过早晚不同的天气,展现了木槿花的变化之美;颈联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木槿花的优雅气质和高贵地位;尾联则对木槿花的美进行了感叹和赞美。整体来看,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沉浸在其中,感受到木槿花带来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清殿木槿》是北宋著名文人刘敞在皇祐年间所作。皇祐时期(1049-1054年),正是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刘敞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学者,其才华横溢,学术研究涉及经史百家,被誉为“通儒”。
由于当时朝廷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刘敞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虽然屡次失利,但他并没有放弃,终于在皇祐年间考中进士,进入官场。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而被贬谪至地方任职。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度过了一段充实的生活。
在这一时期,北宋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频繁,各种文学沙龙活动盛行。刘敞的诗歌作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而这首《三清殿木槿》则是对他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美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