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球。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谈、烟水悠悠。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十里的春风里,月色恰好二分明亮,仙女一般的花朵轻盈地飘落在琼华楼阁。你看那花儿宛如冰雪之花,由破碎的玉石聚集而成。我想象着你在白日里,站在高高的石阶上伫立等待,你的肌肤如同太真般白皙柔嫩,身段矫健如飞燕一样风韵。你和其他美丽的花儿一样,有股清新脱俗的韵味,这些你都交付给了扬州。我在雨中透过窗户看到几朵花儿,梦见自己被惊醒,闻到了天空中的香气。它们就像阆苑的花神,同情人间的孤独,骑着仙鹤前来游玩。我想知道竹西的风景如何,仿佛听到人们长久的谈论和远方烟雾弥漫的水面。而在这傍晚时分,悲伤的羌笛声在孤独的城中响起,让我心中涌起了新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十里春风:指扬州的春天美景。
2. 二分明月:古人将月亮的光华分为十二分,扬州在长江下游,被认为得到了二分的月色。
3. 蕊仙:这里指的是花朵,因为它们在春天开放,就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仙女一样美丽。
4. 琼楼:传说中仙人居住的楼阁,此处用来形容月宫。
5. 冰花翦翦:形容花朵如冰晶般晶莹剔透。
6. 碎玉成球:形容花朵簇拥在一起,像一堆破碎的玉石。
7. 云阶:形容台阶高耸入云,这里指皇宫或富贵人家的台阶。
8. 太真肌骨:这里用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号太真)来形容花朵的美丽。
9. 飞燕风流:这里用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来形容花朵的风姿。
10. 清丽精神:形容花朵清雅秀丽的风韵。
11. 付:给予。
12. 雨窗数朵:描述下雨时窗外的花朵。
13. 梦惊回:梦中突然醒来。
14. 天际香浮:形容花香飘散在空中。
15. 阆苑花神:传说中的花神,掌管花朵的生长和凋谢。
16. 竹西:位于扬州的一个景点。
17. 长空谈:形容谈论天空中美丽的景色。
18. 烟水悠悠:形容烟雾弥漫的水面,形容扬州的美景。
19. 黄昏羌管:羌管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黄昏时的音乐。
20. 孤城:孤单的城市,这里指扬州。
去完善
赏析
本词借扬州琼花赞美美丽河山和独特风物,同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关注。上阙中“十里春风,二分明月”生动描绘出扬州的美景,“蕊仙飞下琼楼”则形象地展示了琼花的优美姿态。接着用“冰花翦翦,拥碎玉成球”赞美了琼花的晶莹剔透。随后通过“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对历史人物杨贵妃和赵飞燕的描述,衬托出琼花的魅力。
下阙中,作者用“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表达了琼花的风韵独绝,仿佛阆苑花神降临人间。接下来“为问竹西风景,长天长、烟水悠悠”不仅写出扬州市容的美,还暗含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最后以“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抒发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词层次分明,情境交融,寄寓了深深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扬州慢》是南宋词人赵以夫的一首长调词牌作品,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赵以夫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士人,面对国家的衰落和百姓的疾苦,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在人生际遇方面,赵以夫早年曾任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因被排挤而辞官回乡。他曾在家乡福建莆田做过地方官,治理地方颇有政绩。但在这一时期,他深感朝廷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他在《扬州慢》中写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表达了对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与金国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北方边境仍时常受到蒙古势力的侵扰。扬州作为南宋的重要城市,其繁荣的商业和文化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然而,随着国家局势的动荡和战争的威胁,扬州这座繁华的城市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赵以夫在《扬州慢》中以扬州为题,通过描绘扬州的风光、历史遗迹以及人事变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