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中三英 蜡梅

标题包含
雪中三英 蜡梅
蜂房酿余滋,众香薰蜜脾。 幻作应真面,行行排玉枝。 相看紫檀色,风摇振金锡。 天遣久住世,不畏高楼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居士,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南宋四贤相之一。 史浩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年仅...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蜂巢孕育着丰富的蜂蜜,百花的香气熏陶着蜜蜂。 它们化身为罗汉的面容,沿着树枝排列。 互相观看紫红色的蜂蜜,随着风的吹拂,发出金色的声音。 这是天赐的永恒,不会被高楼上的笛声所打扰。
去完善
释义
史浩:南宋著名政治家、文人。 《雪中三英 蜡梅》:是南宋诗人史浩创作的一首描绘蜡梅花的诗。 1. 蜂房酿余滋,众香薰蜜脾:以蜜蜂酿造蜂蜜比喻蜡梅花的香气四溢。 2. 幻作应真面,行行排玉枝:这句写蜡梅花如同菩萨的面孔一般栩栩如生,排列在枝条上像玉石般晶莹剔透。 3. 相看紫檀色,风摇振金锡:描述蜡梅花的颜色犹如紫檀木,被风吹动的样子如同金锡撞击发出的声音。 4. 天遣久住世,不畏高楼笛:这句表示上天让蜡梅花长久地存在于世间,不畏惧高楼传来的笛声。
去完善
赏析
《雪中三英 蜡梅》史浩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雪中蜡梅的动人景象。诗人以蜜蜂房酿蜜比喻蜡梅花的香气浓郁,令人陶醉。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应真面”和“玉枝”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蜡梅在冰雪中的高贵姿态。同时,诗中还用到了“紫檀色”来形容蜡梅花的风韵,以及用“风摇振金锡”来表现蜡梅在风雪中的坚韧与顽强。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蜡梅能在恶劣环境中依然生存的勇气和意志,以及对蜡梅花香四溢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让人感受到雪中之梅的高洁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中三英 蜡梅》这首古诗是南宋著名诗人史浩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左右,正处于南宋时期。当时,宋金局势紧张,战争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史浩却以蜡梅为主题,描绘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史浩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蜡梅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蜡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种精神与当时南宋人民在困境中的坚持相吻合,展现了诗人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和期待。 总的来说,《雪中三英 蜡梅》这首古诗是在南宋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南宋人民在困境中的坚韧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