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礬

标题包含
山礬
水仙委蛇江梅老,架上酴醿雪未翻。 千斛妙香留不用,一时分付与山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滕岑"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水仙花优雅地生长,江梅花渐渐老去,架子上的荼蘼花还未完全开放。有上千筐的美好香味已经准备好,但却不需要它们。在一瞬间,这些美好都交给了山矾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水仙:又称水仙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2. 委蛇:原指一种毒蛇,这里借指水仙花摇曳生姿的姿态。 3.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这里用以表现梅花的成熟之美。 4. 架上酴醾:酴醾是一种观赏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架上的花朵繁茂。 5. 雪未翻:指花朵的白净如雪,未见凋谢。 6. 千斛:形容数量极多。 7. 妙香:指花香。 8. 不用:不采。 9. 一时:表示同时。 10. 分付:分配,给予。 11. 山礬:别名白檀、猪牙柳、大果山矾等,常绿乔木或灌木,叶片翠绿,花洁白芬芳。
去完善
赏析
《山礬》是南宋诗人滕岑的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水仙、江梅和酴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水仙委蛇江梅老”,描述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水仙作为一种春天的象征,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江梅则代表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通过这两种植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 第二句“架上酴醾雪未翻”,描述了酴醾花的洁白无瑕,就像积雪一样,还未被春风吹散。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酴醾花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第三句“千斛妙香留不用”,描述了酴醾花的香气浓郁,即使有大量的花朵,也无法完全吸收。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对酴醾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烈感情。 最后一句“一时分付与山礬”,描述了山礬花取代酴醾花成为春天的主角。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礬》是南宋诗人滕岑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5年,当时滕岑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已经历了科举失利、官场失意等坎坷,但仍保持着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在滕岑所处的时代,南宋正面临着金国的威胁,政治局势紧张,而文学界则开始兴起一股以陆游、杨万里为代表的“江湖诗派”,他们强调诗歌的自然、通俗和大众化。在这种背景下,滕岑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