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一

标题包含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一
借山楼小已新奇,更近东边得凤池。 一日未尝无客过,百年今始有人知。 舞余裙带双垂绿,诗就珊瑚半露枝。 为问鹓雏归得未,虚来阿阁已多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佃(1042年-1102年),字农师,号陶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 在科举考试中,陆佃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小楼依山而建,小巧而新巧独特,更靠近东方的美景之地。每天总有客人来访,经过百年的时光才有人欣赏。舞动的裙摆如同绿叶低垂,诗成之后珊瑚般的笔架半露在枝头。要问凤凰是否已经归来,这空灵的楼阁已经等待了许久。
去完善
释义
1. "借山楼":指靠近山的楼宇或亭台,这里的“借山”意为倚靠青山而建。 2. "凤池":此处指皇宫中的一种水池。 3. "一日":意指每天。 4. "百年":即人的一生时间。 5. "珊瑚":指红珊瑚,是一种名贵的宝石。这里用来比喻诗篇的美丽和价值。 6. "舞余裙带双垂绿":这句描述的是跳舞结束后,女子身上的绿色裙带自然垂下的情景。 7. "诗就珊瑚半露枝":这句表示写诗创作完成后,诗歌就像珊瑚般美丽而珍贵。 8. "为问":表示询问的意思。 9. "鹓雏":凤凰的一种,也叫鸾鸟,代表美好的事物。 10. "虚来阿阁":意思是凤凰并没有真的飞来。 11. "多时":很长时间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文人在诗坛的地位与声誉。开篇两句“借山楼小已新奇,更近东边得凤池”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认可,他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受到了世人的赞誉。接下来的诗句“一日未尝无客过,百年今始有人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日益增长的名声和人际关系。 接着的“舞余裙带双垂绿,诗就珊瑚半露枝。”描绘了诗人的才情如同飞舞的裙带般摇曳生姿,作品如珊瑚一般光彩照人。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满意。而“为问鹓雏归得未,虚来阿阁已多时。”则表达了诗人期盼能在文学界获得更高成就的愿望。整首诗虽然语言朴素,但情感深沉,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期许与展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一》是北宋诗人陆佃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8年,即北宋年间。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政权逐渐稳定,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陆佃(956-1024),字子厚,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988年时,正是他步入政坛的初期,历任国子博士、尚书户部郎中、提点开封府界公事等职。陆佃年轻时以博学多才闻名,后因才华横溢受到宋太宗赏识。然而,他的官运并不亨通,曾多次被贬谪,一生沉浮于宦海之中。 在北宋时期,文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他们倡导古文运动,强调实用性和通俗性,推动了散文和诗歌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陆佃创作了这首《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一》,表达了他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坎坷与坚守的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