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文首座至
机锋不减矮师叔,闻说丛林最饱参。
无暇对人收冷涕,却能为我出寒岩。
春江柔橹何时听,夜雨山房且对谈。
掣电一懽端可贵,此生俱是再眠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机智,像矮老师一样才思敏捷,据说在丛林里修行得非常深入。
虽然没有时间对人表达关心,却愿意为我走出寒冷的岩洞。
我们什么时候能一起去欣赏春天的江水和夜晚的雨声呢?让我们在书房里一起谈论人生吧。
闪电般的好时光是多么宝贵,这一生我们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去完善
释义
1. 机锋:佛教禅宗用语,指禅师与人谈话时用以诱导弟子领悟禅理的言句。
2. 矮师叔:可能是禅宗的一位著名大师。
3. 丛林:指寺院或僧侣聚集之处。
4. 饱参:广泛参研佛学经典。
5. 无暇:没有空闲时间。
6. 冷涕:比喻眼泪。
7. 春江柔橹:形容春天的江面上,船桨轻柔地划过水面的声音。
8. 夜雨山房:夜晚下雨时的山中房屋。
9. 掣电:闪电。
10. 一懽:短暂的欢乐。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诗人以“机锋不减矮师叔”起句,表达了首座德洪的才智与悟性之高。“闻说丛林最饱参”则暗示了他在佛学造诣上的深厚。从矮师叔的机智表现到丛林中的丰富经历,充分展示了诗人对首座德洪的高度赞扬。
颔联:“无暇对人收冷涕”描绘了首座德洪在忙碌之中仍能心系众生,关心他人疾苦的高尚品质。而“却能为我出寒岩”则是对他热心助人、勇敢担当的肯定。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领袖风范。
颈联:“春江柔橹何时听”表现出诗人渴望聆听首座德洪教诲的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夜雨山房且对谈”则以夜雨山房的情景设喻,渲染出二人相谈甚欢的氛围。
尾联:“掣电一懽端可贵”将短暂的相聚比作闪电,表达了对这次欢聚时光的珍视。最后两句“此生俱是再眠蚕”,揭示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思考,即人生在世皆如蚕虫,虽然短暂,但却有所作为,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喜文首座至》是宋代著名僧人释德洪的一首五言诗。释德洪(1071-1128),又名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佛教禅宗大师。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哲理和禅意,表现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15年左右,当时释德洪正在浙江杭州灵隐寺担任住持。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北宋王朝的衰落和金朝的崛起,政治环境动荡不安。然而,他在佛门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追求。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知识分子都在寻求心灵的寄托。释德洪作为一位高僧,他的作品不仅在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政坛到佛门,他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洞察力。这首《喜文首座至》正是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相聚的喜悦和对佛法的领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