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杨梅

标题包含
次韵杨梅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项殷。 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烟雨蒙蒙的竹林中采摘新鲜的竹笋,一颗颗饱满且带着些许寒意。众人只知道它吃起来甜美如蜜,却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奇妙之处在于那淡淡的酸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来写诗。 2. 杨梅:又称圣水丹,是一种水果,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3. 筠笼:竹编的盛物器具,这里指装杨梅的篮子。 4. 带雨:带着雨滴,表示刚从树上摘下。 5. 摘初残:刚开始采摘。 6. 粟粟:形容果实饱满的样子。 7. 生寒:使人感到寒冷。 8. 鹤项:指鹤颈,比喻细长的东西。 9. 殷:红色。这里形容杨梅的颜色。 10. 众口:众人的口味。 11. 但便:只喜欢。 12. 宁知:岂知,哪里知道。 13. 奇处:独特之处。 14. 微酸:轻微的酸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品尝杨梅的感受。首先,他提到了采摘杨梅时的情景,“筠笼带雨摘初残”,说明杨梅是在雨后刚刚采摘的。接着,诗人描述了杨梅的外观和口感,“粟粟生寒鹤项殷”,意思是杨梅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给人一种冷艳的感觉。随后,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杨梅的特点,虽然很多人只知道它甜如蜜,但其实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那种淡淡的酸味。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杨梅的美味,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那就是不要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美好,要深入了解其内在的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杨梅》,作者是南宋诗人方岳。方岳生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卒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其一生经历了南宋中期的政治变迁和战乱频仍的动荡岁月。他自小勤学不倦,博览群书,长大后游历四方,学识渊博,是南宋的一位著名学者、文人、政治家。 诗中的“次韵”是一种古代诗歌创作的技巧,即模仿原诗的韵律和主题进行再创作。这首诗是方岳对前人咏叹杨梅之作的回应和发挥,表达了对杨梅这种美味水果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在方岳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屡次南下侵扰,国内的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方岳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故被贬,流寓各地。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也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