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载文宏
名胜东南数会稽,宦途应不惮驱驰。地当山水俱佳处,人到功名始遂时。公事简宜频对酒,客怀闲更好哦诗。亲交谊重君恩渥,北望悬知有所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胜:优美的。
2. 东南:即绍兴,位于浙江省中部偏东地区。
3. 数会稽:数,多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4. 宦途:指做官的经历。
5. 惮:害怕。
6. 驱驰:奔走忙碌。
7. 地当:位于。
8. 山水俱佳:指环境优美,风光秀丽。
9. 人到功名始遂时:意指到达一定年纪后功成名就。
10. 公事简宜频对酒:公务简单容易处理时可以经常饮酒作乐。
11. 客怀闲更好哦诗:闲暇之余,抒发感慨,咏颂诗歌。
12. 亲交谊重:亲交,亲戚朋友;谊重,情谊深厚。
13. 君恩渥:受到君王深厚的恩情。
14. 北望悬知有所思:向北方遥望,挂念那里的亲友。
去完善
赏析
《送载文宏》是一首描绘友人离别的诗歌。诗人王㒜通过对会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与友人载文宏分别的不舍之情。首先,诗人强调了会稽的风景名胜,以此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品德。接着,诗人表示,尽管宦途艰辛,但友情和功名的追求会使他们勇往直前。随后,诗人描述了公务闲暇之余,与友人一起饮酒赋诗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提到由于亲友情谊深厚,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释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载文宏》这首诗是元朝著名诗人、书法家王㒜(1260-1336)在送别友人载文宏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元朝时期,大约是元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2年)。
在这个时间段内,王㒜曾任翰林侍读学士、集贤大学士等职,他在文学、书法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与赵孟頫、鲜于枢并称为“元初三大书法家”。然而,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激烈,王㒜的生活并不安定,他曾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
当时,元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矛盾激化,社会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王㒜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