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徐舍人铉
几宵烟日锁楼台,欲寄侯门荐祢才。
满面尘埃人不识,谩随流水出山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夜烟雾弥漫楼阁,想要向权贵推荐祢衡的才能。满脸尘土让人无法辨识,随意随着河水流出山林。
去完善
释义
1. "几宵烟日":指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烟日,烟火尘世的日常生活。
2. "楼台":这里指的是文学创作的平台。
3. "欲寄侯门荐祢才":希望把才能推荐到显贵的地方。祢才,对人才的美称。
4. "满面尘埃":形容自己的面容被尘土覆盖,形象地比喻自己还未成名时的低微地位。
5. "人不识":指还没有被人赏识。
6. "谩随流水出山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从山里面走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许坚的这首《上徐舍人铉》,通过对“几宵烟日锁楼台”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在困境中的坚持与挣扎。接下来的“欲寄侯门荐祢才”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将自己的才华展示给世人,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中用“满面尘埃人不识”形象地表现了世人的冷漠和对自己的误解。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增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的愤懑。最后,“谩随流水出山来”抒发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自我安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在困顿之中依然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徐舍人铉》是唐朝诗人许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49年,当时许坚在长安任左拾遗,是唐朝的一名官员。这一年也是唐朝盛世的顶峰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许坚作为一名官员,对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福祉有着深深的关切。他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他在官场上的境遇并不顺利,时常受到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激发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坚写下了这首《上徐舍人铉》。他以徐铉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官员应该像徐铉那样,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廉洁奉公,尽职尽责。同时,他也希望自己在官场上能够像徐铉那样,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