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茅山观

标题包含
题茅山观
尝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今得恣游遨。 松楸一色古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 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遗憾千年的清风依然郁结,如今在仙境中可以尽情游玩。 松树和楸树呈现出一样的古老宁静氛围,鸾鸟和仙鹤不再飞来青云之端。 茅屋的井水寒冷,丹药已经消失,唐玄宗的墓碑断裂,梦境仍在困扰。 分明有一条通往永生的道路,不要在红尘中感叹两鬓白发。
去完善
释义
1. 茅山:位于江苏省境内的一座道教名山,是古代道教的重要活动地之一。 2. 清风:此处指道教修炼的精深境界。 3. 洞天:道教中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茅山的仙境。 4. 游遨:游玩,漫游。 5. 松楸:松树和楸树,此处泛指树林。 6. 古坛:指茅山上的古老祭坛。 7. 鸾鹤:鸾鸟和仙鹤,都是道教传说中的祥瑞之鸟。 8. 青汉:青天,高空。 9. 茅氏:指茅盈,他是汉代的一位著名道士,传说在茅山得道成仙。 10. 井寒:指茅盈曾在此地的井水中炼丹。 11. 丹已化:指茅盈已经成仙,他的丹药也就失去了作用。 12. 玄宗: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的皇帝,他曾派人访求茅山道士的道术。 13. 碑断:指唐玄宗所立的碑石已经断裂。 14. 梦仍劳:指唐玄宗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梦想仍然令人感怀。 15. 长生路:指寻求长生不老的道路。 16. 红尘:繁华世俗的生活。 17. 二毛:指头发花白,形容年老的模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茅山观时感慨与思考的诗。首先,诗人以“尝恨清风千载郁”开篇,表达了他对压抑已久的清风的深深遗憾。紧接着,他以“洞天今得恣游遨”表现了自己在茅山观中的畅游与愉悦。“松楸一色古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两句,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心中向往清幽仙境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揭示了世事变迁和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诗人又以“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思想。整首诗深沉而又灵动,充满哲理,展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茅山观》是南朝宋诗人许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茅山道观的宁静景色和作者在此地修道的生活情景。据史书记载,许坚于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在茅山修行,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大约创作于这一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朝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佛教和道教得以发展。许坚作为一位隐士和道士,他在茅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争的厌恶。同时,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