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床上有一只在找食的老鼠,和一只飞舞的蝙蝠在灯下盘旋。屋上的松树被狂风吹得猛烈摇晃,疾风骤雨敲打着破旧的窗户。躺在床上,我感受到了风雨的声音。
回想起来,这一生游历过塞北的辽阔和江南的秀丽。如今返回故乡,我已有了白发和皱纹。在秋天的晚上醒来,发现身上还盖着那床旧棉絮,可眼前的却是祖国的壮丽河山,望眼欲穿,仿佛就在面前,伸手可及。

去完善
释义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根据词中的句子给出的注释:
1. 博山:博山在今山东淄博市境内。这里指博山一带的山地。
2. 王氏庵:庵,小庙。王氏庵是指姓王的人家的小庙。
3. 塞北:古代对北方边境地区的泛称。
4.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主要指辛弃疾的家乡江西。
5. 华发:花白的头发。
6. 布被:用粗布做成的被子。
7. 秋宵:秋天的晚上。
8. 梦觉:从梦中醒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辛弃疾晚年独宿博山王氏庵的情景。以“绕床饥鼠”起笔,描述了一幅萧条、孤寂的画面,同时也暗示出词人的悲凉心境。接下来写窗外风雨交加,更显得屋内气氛凄凉。而“破纸窗间自语”则流露出词人孤独的心境,仿佛只有这破旧的窗户能与之相伴。
下片追忆往昔峥嵘岁月,词人在塞北江南都曾有过辉煌的历程,如今却已白发苍苍。最后一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切。在这秋天的深夜,即使梦中醒来,也依然念念不忘万里江山的安危。整首词感情深沉,意境开阔,体现出辛弃疾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此时辛弃疾在朝为官,却受到排挤和冷落。他空有壮志,却难以实现抱负,故而心情苦闷,常常借诗言志。
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备受朝廷猜忌,他的仕途也越发坎坷。但他并没有放弃,仍然积极奔走,试图说服皇帝重视抗金事业。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和软弱,辛弃疾的努力并未得到重视。这使得他倍感孤独和失望,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一时期,整个南宋王朝正处于金人的威胁之下,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然而,朝廷内部却在争权夺利,政治斗争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的词显得更加珍贵,他用自己的文字诉说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捍卫。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