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安道下第归乡
大官危,小官卑,君不得官君勿悲。
君不见前日宰相今海涯,胡椒八百斛,流落知为谁。
又不见州县官,折腰事细儿。
常忧一语不中治,敢对西山笏拄颐。
大官危,小官卑,君不得官君勿悲。
愿君酒量如鸱夷,勿作瓶罂居井眉。
与君赌取醉为期,明日乌帽风披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官位置险,小官地位低,即使不能成为君王也不必悲伤。
你看不到昔日的宰相如今已经沦落到海角天涯,他有八百石胡椒却不知去向了。
你再看看那些州县官员,他们屈身奉承只为求得个一官半职,还时常担心说错话不能胜任。
希望你的酒量大得像那酒器(鸱夷)一样,不要像瓶子一样被困在井边。
我与你约定看谁能喝得醉,明天戴顶帽子吹吹风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大官危,小官卑:这里的大官和小官指朝廷的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危表示处境艰难;卑指地位低下。
2. 君不得官君勿悲:意为你没能获得官职,但请不要悲伤。
3. 宰相:古代朝廷中最高的行政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总理或首相。
4. 海涯:海边。
5. 胡椒八百斛:指胡椒的数量很大。胡椒在当时是一种贵重商品。
6. 折腰事细儿:指官员屈身侍奉权贵。折腰,弯腰行礼,表示尊敬;细儿,这里指权贵。
7. 一语不中治:指说错一句话就会受到惩罚。
8. 西山:这里代指家乡。
9. 笏拄颐:官员上朝时拿着笏板支撑下巴,这里的意思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10. 鸱夷:古酒器,这里象征美酒和欢乐。
11. 瓶罂:指容量小的瓶子,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心胸狭隘的人。
12. 井眉:井的围栏,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庸俗之人。
13. 乌帽: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
14. 风披披:形容衣冠不整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讽刺和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前日宰相的境遇和县官的卑微生活,揭示了官场的虚伪和腐朽。同时,诗人劝勉友人不要因为得不到官职而悲伤,要保持豁达的心态,饮酒为乐,潇洒度过人生。整首诗歌语言诙谐,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赵安道下第归乡》是南宋诗人唐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0年前后,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宋室南渡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的命运多舛,诗歌创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时,唐庚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因触犯权臣秦桧而被贬为广东廉州通判,心情郁闷。尽管如此,他仍关心国家兴亡,关注民生疾苦。
此时,时代背景复杂多变。一方面,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战乱频繁;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仍在继续,文人墨客们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然而,由于战乱的影响,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实现理想。
在这种背景下,唐庚写下了这首《送赵安道下第归乡》,表达了对友人赵安道的同情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们面临的社会现实和心理困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