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复用前韵且约携琴寻花下之盟

标题包含
复用前韵且约携琴寻花下之盟
吟牋写就讯难通,人在千岩紫翠中。 谈笑尊罍有余乐,交游气槩压群公。 忘年许缔金兰好,佳处何妨杖履同。 我欲携琴坐花底,乞君妙曲奏松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书写完成的信难以传达出去,我们身处青山绿水中。 有说有笑宴会上的酒杯仍有乐趣,结交的朋友比其他人更豪迈。 忘记年龄差异定下真挚友谊的约定,美好的地方应该一起探索。 我想带着琴坐在花丛下,请求你用美妙的曲子演奏出松林的风声。
去完善
释义
1. 吟牋写就:指的是把诗篇写好,是古代诗人创作诗的过程。 2. 讯难通:指信息难以传递。 3. 千岩紫翠:指的是山水景色,"千岩"代表众多的山峰,"紫翠"形容青翠的山景。 4. 谈笑尊罍:意思是在言笑间享受着酒宴之乐。 5. 气槩压群公:形容英雄气概使得其他人都显得矮小。 6. 忘年:年龄相差较大的人之间的交情,不分年长年幼。 7. 金兰好:出自《易经·系辞上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指的是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8. 佳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9. 杖履:意思是拄着手杖、拖着鞋子行走,表示在闲暇之时漫步。 10. 松风:古乐府曲调名,亦称“松风操”,后泛指优美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共享生活的愿望。首句“吟牋写就讯难通”,表明了诗人创作诗笺却无法传递信息的困境,表现出他们的分隔两地。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景色以及他心境的平静与自然。诗人表达了与友人欢聚的快乐,描绘出他们的融洽关系和高尚气质。诗人提出希望能结成金石之交,共同度过美好时光,并想象了自己在花下弹琴,请求友人演奏美妙音乐的情景。这首诗通过优美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美景和音乐的美好融合,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江西萍乡一带的某个山村,时年57岁的杨冠卿写下了一首咏梅词《复用前韵且约携琴寻花下之盟》。此时,北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金兵的虎视眈眈让民间生活颇不安宁。与此同时,科举制度的衰败使得许多文人失去了进身之阶,杨冠卿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身壮志难酬。 在这段时期,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党争激烈。同时,北方边疆战事不断,民不聊生。而文学领域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文和辛弃疾的词作等。这些作品反映了许多文人的壮志未酬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杨冠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梅花为寄托,表达了他在国家危亡之际的忧虑心情。他的这首词描绘了梅花凌霜傲雪的风骨,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山河破碎、人民疾苦的痛心疾首之情。在词中,他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了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展现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