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归耕堂稀字韵 其四
湖山春老杏花稀,柳絮漫空作雪飞。
横槊赋诗有余暇,不妨倒载送春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边的山峦春天已经老去,杏花变得稀少;柳絮在天空中飘散,如同雪花纷飞。举着长矛吟诗之余还有闲暇时光,不如放任自己,一边喝酒一边目送春天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湖山":这里指的是作者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包括湖泊与山峰;
2. "春老":春天的结束;
3. "杏花稀":指杏花在春天末期逐渐凋谢,数量减少;
4. "柳絮":柳树的种子,通常在春天时随着风飘散在空中;
5. "漫空":指柳絮在整个空中遍布;
6. "作雪飞":将柳絮比喻为雪花在空中飞舞;
7. "横槊赋诗":出自《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句诗句,此处表示作者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豪情壮志;
8. "余暇":指空闲时间;
9. "倒载":倒置酒具以表示尽兴,此处的意思是告别春天;
10. "春归":春天的离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归耕堂稀字韵 其四》是南宋诗人杨冠卿所作。春天即将离去,湖边的山景开始显现出老态,杏花凋谢,变得稀疏。柳絮在空中飘散,如同雪花飞舞。诗人以横槊赋诗的豪情,表达了自己在闲暇之余,不妨以微醺的状态送别春天的离去。这首诗通过对湖光山色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豪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归耕堂稀字韵 其四》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杨冠卿。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15年前后,正值南宋末期,金国入侵中原,政治腐败,百姓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杨冠卿的人生际遇也颇富波折。他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三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希望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末年,金国入侵中原,国家局势紧张。而南宋朝廷内部,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杨冠卿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更加深切,他的诗歌作品也因此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