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梅

标题包含
早梅
尚居阑菊殿,岂占杏桃先。 梅自伤迟暮,人犹作早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仍居菊花楼阁中,却不抢先于杏花桃花。梅花因花期晚而伤感,人们却还期待着早日欣赏到它。
去完善
释义
1. 尚:还,仍然。这里表示梅花还没有开放。 2. 居:处于,位于。这里是说梅花还未开放,仍在花期之前。 3. 阑菊:指菊花凋谢的时候。阑,衰落;菊,即菊花。 4. 殿:原意是宫殿,这里用来比喻花期的顺序,像宫殿一样有先后次序。 5. 岂:疑问副词,难道,表示反诘语气。 6. 占:占据,领先。 7. 迟暮:老年,晚年,这里是指梅花的开放时间较晚。
去完善
赏析
《早梅》是南宋诗人方蒙仲的一首咏物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早梅为题,通过对早梅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尚居阑菊殿”,点明早梅生长的环境。“尚居”意味着梅花的地位尚不高,而“阑菊殿”则暗示了梅花与菊花为伴的生长环境。这一句既揭示了早梅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也为后文的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第二句“岂占杏桃先”,进一步描绘了早梅的独特之处。杏、桃等果树的花期较早,而梅花则在寒冬季节绽放,故而说其“岂占杏桃先”。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早梅花期的独特性,也表达了作者对方梅这种坚韧品质的赞美。 第三句“梅自伤迟暮”,笔锋一转,开始表达对早梅的同情。尽管早梅开放得早,但依旧无法避免晚春凋零的命运。这一句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早梅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第四句“人犹作早看”,则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人们往往在春天到来之际,对梅花早早凋零而感到惋惜。然而,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一句不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梅》是南宋诗人方蒙仲创作的一首描绘梅花的小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即南宋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社会相对安定。然而,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痛现实令许多有良知的文人志士痛心疾首。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方蒙仲深感恢复故土的责任重大。他一方面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寻求报国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寄情于山水花鸟,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早梅》中,诗人借早开的梅花来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南宋中兴的希望和信念。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尽管个人力量有限,但他依然坚定地相信,只要人们共同努力,春天终会到来,祖国终能复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