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爽籁生灵迳,清秋澹碧空。
乘凉赊月色,问夜出帘栊。
独坐怜团扇,罗衣吹暗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凉爽的风在通往心灵的小径上悠然自得,清澈的秋天让天空呈现出宁静的蓝色。在月光下乘凉,悠闲地欣赏着夜色,卷起窗帘走出屋子。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对着圆圆的扇子暗自怜悯,微风拂过轻罗衣,一切都显得那么低调而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爽籟:喻指秋天清爽的风声。
2. 生靈徑:出现在幽静的小路上。
3. 澹:平淡的。
4. 碧空:蓝色的天空。
5. 乘凉:在凉爽的环境中休息。
6. 賒:这里作动词用,意为分享。
7. 月色:月光。
8. 問夜:探询夜晚。
9. 簾櫳:窗帘。
10. 獨坐:独自一人坐着。
11. 團扇:古代扇子的一种形式。
12. 羅衣:丝绸衣物。
13. 暗風:指微风。
去完善
赏析
《秋思》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作者张玉娘以其独特视角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意境。诗中“爽籁生灵迳,清秋澹碧空”两句,以自然界的声音与色彩勾勒出一幅清新宜人的画卷,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受。接下来,诗人写道:“乘凉赊月色,问夜出帘栊。”这两句诗意寓着夏日的余热在秋天逐渐消退,人们开始在凉爽的夜晚欣赏明月。
接下来的“独坐怜团扇,罗衣吹暗风”描述了人们在夜晚感受到的轻微凉风,以及她们对于夏日逝去,秋天来临的感叹。最后两句诗体现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感悟。整首诗将秋天的韵味和自然界的变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思》是南宋诗人张玉娘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8年,即南宋末年。在这个时期,宋朝的疆土已经大大缩小,金国和蒙古的入侵使得国家局势紧张,民生疾苦。
此时,张玉娘年仅25岁,她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工诗善书。她的才情受到当朝皇帝宋理宗的赏识,被封为才人。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势日渐衰微,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首《秋思》中,张玉娘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里的一片寂寥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诗中,她写道:“空山无鸟雀,秋水隐芙蓉。何日天涯去,箫声觅晚风。”这四句诗分别描绘了秋天的空寂、萧瑟和迷茫,以及她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张玉娘在这个时期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