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将军墓
岭上松如旗,抉疏铁石姿。
下有烈士魂,上有青菟丝。
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滋。
欲识烈士心,请看青松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顶上的松树犹如一面旗帜,它的姿态就像斧头劈开的坚硬岩石。
树下埋着一位烈士的英魂,树身上长满了绿色藤蔓。
烈士的品质坚定不移,而青松的颜色越发苍翠。
要想了解烈士的精神品质,请观察那绿意盎然的松树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旗:指松树的形状像旗帜一样挺拔。
2. 岭上:指山的顶部。
3. 松如旗:松树像旗帜一样挺拔。
4. 抉疏:形容松树枝叶稀疏的样子。
5. 铁石姿:比喻松树的坚强不屈的姿态。
6. 烈士魂:指王将军的灵魂。
7. 青菟丝:菟丝,一种寄生植物,这里用青色来形容菟丝,寓意着生命的延续。
8. 烈士节不改:形容王将军的高尚品质始终不变。
9. 青松色愈滋:松树的颜色更加鲜艳,象征着王将军的精神永远不朽。
10. 青松枝:用来象征王将军的品质和精神。
去完善
赏析
《王将军墓》是一首描绘英雄豪杰之墓的诗歌。诗人以岭上松树为喻,象征英勇顽强的烈士精神。诗中“松如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松树的英姿飒爽;“抉疏铁石姿”表达了松树顽强不屈、傲骨铮铮的品质。接下来“下有烈士魂,上有青菟丝”这两句将烈士的精神与苍翠的松树紧密相连,强调了烈士的英魂不朽,犹如永生的青菟丝一般生机勃勃。
随后“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滋”两句强调烈士的气节坚贞不屈,其形象化作了永不凋零的青松,愈加茂盛。最后“欲识烈士心,请看青松枝”表达出要了解烈士的高尚品质,只需观察那坚定的青松枝便可知晓。整首诗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烈士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将军墓》是一首描绘王将军英勇事迹的诗歌,由南宋时期的张玉娘创作于1167年前后。此时正值金朝南侵之际,民族矛盾激化,民众疾苦,内外交困。
王将军是南宋抗金将领,因战功卓著而受到皇帝嘉奖。然而,在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政治腐朽的情况下,他因谗言被贬谪边疆。这使张玉娘深感痛惜和愤怒。她以诗明志,寄托对英雄名将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奸佞小人陷害忠良的愤慨。
在这首诗中,张玉娘运用了象征和寓意的修辞手法,借王将军之墓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这首诗既是对英雄的缅怀,也是对当时朝廷不信任将才、冤杀功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