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鹧鸪天

标题包含
鹧鸪天
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漂渺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yy19760609
去完善

译文
京城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为什么那柳絮会飘落在这小溪边呢? 她穿着一双浅色的鞋子,露出的脚踝如同乌鸦的袜子一般白皙。我知道这是那位轻盈如凌波仙子般的身影。 她的笑容如火焰般炽热,而她的眼神如绿意盎然的森林般深邃。 她是谁呢?她和谁一起度过这可怜的春天? 那鸳鸯虽然孤独地生活,但它又怎么会习惯这样的生活呢?它最终化作西楼的一缕云彩。
yy19760609
去完善
释义
1. 京洛:指洛阳,位于河南省,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指代繁华的城市。 2. 风流绝代人:形容一个人的才情风度无与伦比,令人叹服。 3. 因何风絮落溪津:风絮,指柳絮;溪津,河流的渡口。这句诗意指为什么柳絮会落在河流的渡口。 4. 笼鞋浅出鸦头袜:笼鞋,一种宽松的鞋子;鸦头袜,一种细小的袜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穿着笼鞋,露出鸦头袜的优雅形象。 5. 知是凌波漂渺身:凌波,指女子轻盈地走路;缥缈,形容虚无缥缈的景象。这句诗意指女子的身影如同在虚空中飘渺。 6. 红乍笑,绿长嚬:红、绿分别指女子的红妆和绿衣,乍笑、长嚬分别指女子的突然欢笑和长时间沉默。这句诗描绘了女子多种表情变化。 7. 与谁同度可怜春:可怜春,指美好的春天。这句诗意指女子孤独地度过美好的春天。 8. 鸳鸯独宿何曾惯:鸳鸯,一种水鸟,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恩爱;独宿,独自睡觉。这句诗意指女子独自生活,没有伴侣。 9. 化作西楼一缕云:西楼,指高楼;一缕云,形容女子的身影如云似烟。这句诗意指女子的身影如同高楼上的轻烟。
yy19760609
去完善
赏析
《鹧鸪天·京洛风流绝代人》赏析: 姜夔的《鹧鸪天·京洛风流绝代人》是一首描绘佳人风采的诗词。诗中通过对佳人服饰、神态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孤寂。 首句“京洛风流绝代人”,点明了这位佳人的美貌与魅力,她如同京洛地区的风华绝代之人,令人难以忘怀。 “因何风絮落溪津”,则是以风絮比喻佳人的飘渺与神秘,她如同随风飘落的柳絮,让人不禁想要探寻她的来历与故事。 接下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漂渺身”,通过对佳人服饰的描绘,展现了她的优雅与高贵。笼鞋和鸦头袜的搭配,既显出她的精致,又透露出一丝神秘。而凌波漂渺的身姿,更让她如同仙子一般,令人陶醉。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诗句中,红绿相映成趣,展现了佳人的千娇百媚。而她的笑容与颦眉,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孤独与无奈。在这春天里,她无人相伴,只能独自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最后一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以鸳鸯为喻,表达了佳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鸳鸯虽然成双成对,但她却独自承受着无尽的孤独,最终化作西楼的一缕云,消失在天空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鹧鸪天·京洛风流绝代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佳人美丽、孤独而又坚韧的内心世界,令人感慨万千。
yy19760609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天》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6年左右,正值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在这段时间里,姜夔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游历江南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对民间风俗和自然风光有着深厚的了解。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江南地区由于地理优势,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人民生活较为安定。因此,姜夔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鹧鸪天》便是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词中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民间风俗。
yy19760609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